2022-12-11
聯合報/ 記者 巫鴻瑋
今周刊編按:新竹縣關西鎮日前發生一起人倫悲劇,原本家人齊聚為百歲人瑞辦後事,但家中兩兄弟素來感情不睦,72歲哥哥正準備與弟弟討論老父親後事,62歲弟弟卻不樂意讓哥哥插手,雙方隨即爆發口角。兩人在靈堂大打出手,意外中哥哥疑似被弟弟推倒,當場後腦著地,最後傷重不治。台灣民眾在辦喪事的過程,常常會因為溝通過程不順利,讓家人間的感情產生破裂,律師吳挺絹表示,如果沒有預先為自己安排後事,一旦發生意外、 重病 導致身故,不論身邊是否有親友,任誰都很難在悲痛當下,同時妥貼地處理決定告別式細節(訃聞發給誰?遺照選哪張?墓誌銘?)、安葬方式與地點...等內容。建議民眾能夠在生前預立遺囑,一併思考:「對於自己的身後事,有什麼想法嗎?已經安排了嗎?」吳挺絹建議客戶先購買規劃好生前契約內容與塔位,協助親友安排符合自己需求的「畢業典禮」。
閱讀更多
2022-11-2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56歲的郭小姐,原本就有子宮肌瘤和月經不調的問題,去年開始感覺更年期到了,月經更加不規則,且常頭暈、睡不好、覺得煩躁,還很容易動怒。後來開始慢運動調理體質,身體代謝明顯變好,不但體重減輕,原本的更年期症狀都感覺不到了。
閱讀更多
2022-11-17
林依榕整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自2019年罹患肺腺癌後,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不理想,血氧濃度曾一度不足85的她,11/16深夜再度發文坦言自己的腦下垂體功能已死、下肢末端血管會破裂,面對病況她仍保持樂觀認為「只要一口氣在、腦袋還清楚,就要告訴自己我可以,並且努力工作」!
閱讀更多
2022-11-04
賈蔚
每每說起這個二十多年前的案例,老先生和他兒子的表情就會清楚地出現在我眼前。在一個值夜班的晚上,大約子夜時分,當天留滯急診室的病患並不是很多,急診室氣氛難得的平靜。
閱讀更多
2022-10-10
小虎文
「我沒有買股票,因為我不想心情隨股市上上下下,我的理財目標只有買房,而且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喜歡獨自坐車四處去看房子。我不過度消費,擁有正常的生活習慣,日子就是存錢、繳房貸,住在安心舒適的房子裡。」
閱讀更多
2022-10-06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上班族Jenny只要一碰到壓力大、睡不好,私密處也會有狀況,不僅分泌物增加,還會搔癢有異味,而且反覆發作讓她相當苦惱。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8-19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74歲的成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59歲時確診乳癌,化療後身體暫時恢復,然而2019年發現癌症骨轉移,且已到第四期,若不做治療處置,醫師評估存活期只有半年到一年。當安寧之母成為安寧病人,趙可式坦然面對,身為晚期癌症的病人,她已做好5個準備,迎接終點。
閱讀更多
2022-07-12
翁申霖 整理
「安心走吧!我會照顧孩子們」,一句派出所所長的「掛保證」,讓身負 重病 卻放不下4個幼子的村民安然離去。宜蘭縣蘇澳分局澳花派出所所長胡傳明在6年前為了兌現他對民眾的承諾,一肩扛起照顧4孤兒的責任,代父職的他包辦了生活費、教育費,一路來花費高達1100萬,讓四兄妹很感謝,「雖然失去親生爸爸,但上天又送了他一個父親」。
閱讀更多
2022-07-05
郭美懿整理
2009年獲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總冠軍而出道的歌手朱俐靜,3日因乳癌離世,年僅40歲,讓歌迷與演藝圈好友們悲痛不已。朱俐靜過去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得知罹癌時就先把銀行密碼交代給姐姐,也慶幸自己單身,沒有家庭要照顧。其實不論結婚與否,老後仍可能面臨喪偶、離婚或膝下無子,面對「一個人老去」,在「身後事」方面,律師建議有3件事必須要考量。
閱讀更多
6/ 21
第 6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