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楊雅婷
68歲林先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過化療及電療進行保存膀胱治療,但膀胱癌仍多次復發,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的腫瘤,不僅膀胱腫瘤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
閱讀更多
2020-06-2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
不常運動的人比常運動的人,罹患糖尿病機會高出3.7倍,若檢查飯前血糖,過高的機會也高出1.9倍。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建議養成持續、規律、溫和的運動習慣,像是氣功運動藉由經絡的疏通、調和氣血、促進代謝,可以幫助血糖穩定,控制血壓和血脂。
閱讀更多
2020-06-29
照護線上
食物從口腔進到身體時,會先經過食道、胃,再經過小腸、大腸。而十二指腸屬於小腸的第一部分(另外兩個部分是空腸與迴腸),為什麼這裡會被叫做十二指腸呢?因為過去認為十二指腸的長度就像是十二根手指頭併排時一樣那麼長,就給了這段小腸這麼特殊的名稱。
閱讀更多
2020-06-29
照護線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10.5%,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約7.3%,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6.3%,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約6%。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帕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帕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
閱讀更多
2020-05-13
林芷揚
一名63歲女士,半年來時常感到呼吸急促,症狀日漸加劇,且出現咳血症狀,卻因擔心近期的COVID-19疫情,遲遲不敢就醫。直到今年3月,她因為暈倒並導致頭部外傷而前往急診就醫,檢查才發現甲狀腺腫瘤壓迫呼吸道,確診罹患甲狀腺乳突癌。
閱讀更多
2020-04-28
NOW健康
日前藝人李明依驚傳罹患甲狀腺癌,已經由手術治療返家休養,日前她在媒體受訪時透露早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但不以為意,所幸今年有為自己安排健檢,經過檢查發現結節有異狀,後續接受病理檢查確認為惡性。
閱讀更多
2020-04-20
林芷揚
20231102編按:曾五度斬獲金鐘獎肯定的導演陳慧翎,因子宮頸癌緣故於48歲年紀,先行離開人世,但留下的像是《下一站,幸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別鬧了!》等夯劇,可說是把最好的愛都留在了世間。透過陳慧翎的健康狀況,也讓眾人對於子宮頸癌,有更深度的認識,也彼此鼓勵多加愛護自己的身體。以下為《幸福熟齡》針對子宮頸癌的相關案例文章,供大眾作為子宮頸癌的衛教參考。----------------------------------------------------------------------一名60多歲的女士,數月前發現解尿後擦拭時有血跡,起初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併發的血尿問題,因為出血量不多,就強迫自己多喝水,隔日沒有再出現出血症狀後就不以為意。但是,近日又發生同樣狀況,就醫接受內診後發現,她的子宮頸有異常出血及剝離組織,當下即送檢子宮頸抹片及切片,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
閱讀更多
2020-04-08
華人健康網
「鼻塞」症狀吃不好睡不好,連呼吸都困難,是相當惱人的問題!在台灣大約有10分之1的國人長期為鼻塞所困擾。如果長時間就有鼻塞的問題,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裡。專家提醒,不要小看長年小鼻塞,卻可能是癌症的警訊症狀!
閱讀更多
13/ 20
第 13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