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高齡化

顯示第 2112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25

復發率高  死亡率稱霸十大死因 防肺炎升級  疫苗+運動才是王道

tCol 2017-07-06

林思宇

復發率高 死亡率稱霸十大死因 防肺炎升級 疫苗+運動才是王道

最新十大死因第三名換「肺炎」來當,去年奪走一.二萬條人命。專家提醒,肺炎患者再住院率高、恢復期長、失能機會也大,醫師呼籲患者出院後,一定要好好運動,才能預防再感染。

閱讀更多

便宜3成免體檢  銀髮族、近貧族瘋搶 小額終老險超夯  誰才最需要?

tCol 2017-06-29

沈瑜

便宜3成免體檢 銀髮族、近貧族瘋搶 小額終老險超夯 誰才最需要?

今年二月開賣的小額終老保險迄今已賣出十一萬張、保費逾十二億元,為什麼能賣這麼好?你需要買嗎?

閱讀更多

青壯世代大危機!每2人中就有1人退休前存不到500萬

tCol 2017-06-20

今周刊整理

青壯世代大危機!每2人中就有1人退休前存不到500萬

台灣將在兩年後步入 高齡化 社會,九年後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味青壯族在退休後將更難仰賴年輕世代供養,必須自行備足退休金。為退休做準備是所有青壯族無法置身事外的一場馬拉松賽事,然而根據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與《今周刊》合作的「好命退休儲備力大調查-你是哪一種馬拉松跑者?」,檢視青壯族在這場馬拉松賽準備就緒的程度,發現超過半數的青壯族,在退休前恐怕連500萬元都存不到!

閱讀更多

獨家調查》低估所需退休金、不敢期待過好日子  理財只求保本  台灣人退休不好過

tCol 2017-06-20

林心怡

獨家調查》低估所需退休金、不敢期待過好日子 理財只求保本 台灣人退休不好過

即使退休年金給付被大砍,但德國人仍然對退休生活保持樂觀想像;反觀台灣,據《今周刊》與世新大學合作的「國人退休理財規畫大調查」結果,由於對退休生活的期待消極,也讓理財行為出現了致命的「保守病」。

閱讀更多

愈早規畫退休 後半生是彩色的 P.102

tCol 2017-06-20

愈早規畫退休 後半生是彩色的 P.102

早在一九九三年,台灣就達到世界衛生組織 高齡化 國家標準,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數超過了七%,加上生育率逐年下降,每個年輕人須撫養的老人數勢必提高。退休理財已是上班族一定要面對的議題。本刊為此特別訪問瑞泰人壽總經理范高爾( Peter E. Vogel ),談瑞士的退休制度。

閱讀更多

鎖定熟齡市場  迎接彩色晚年「錢」景 P.148

tCol 2017-06-19

莊芳

鎖定熟齡市場 迎接彩色晚年「錢」景 P.148

歐、美、日本等國步入 高齡化 社會的腳步比台灣還早,不僅改變了國家經濟結構,也為銀髮產業帶來新商機。有心切入銀髮產業的人,不妨學習他國的經驗,從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方向著手,抓住這個新崛起的市場。

閱讀更多

模範解密》連OECD 也按讚 「丸子串」概念 打造對熟齡最友善城市

tCol 2017-06-19

孫蓉萍

模範解密》連OECD 也按讚 「丸子串」概念 打造對熟齡最友善城市

日本各地都受到 高齡化 衝擊,位於立山黑部山腳下的富山市,卻成功用「緊密城市」的概念,讓住這裡的熟齡族都能快樂健康的生活,成為台灣可以借鏡的模範城市。

閱讀更多

從副總裁變蛋黃小丑!「50歲後,我的第二人生超級精彩。」

tCol 2017-06-19

許秀惠

從副總裁變蛋黃小丑!「50歲後,我的第二人生超級精彩。」

人生如果還有第二次機會,你想怎麼過?現代人退休後,平均超過20年的下半場,正是第二次機會,為了這個年過50之後會到來的人生,有人早早就開始規畫準備,有人積極學習新技能,有人歷經迂迴曲折,終於柳暗花明,尋得快樂。後50歲的人生,可以是一部又一部充滿故事的銀色樂章,樂活退休的人生不算難,樂活之外,還能為別人帶來喜悅與助益才難,這樣的第二人生,銀光中帶著迷人彩光,正是本刊寫給讀者、關於退休的快樂報告。

閱讀更多

老人、高度近視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 讀字變形別輕忽  就怕黃斑部病變

tCol 2017-05-25

林思宇

老人、高度近視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 讀字變形別輕忽 就怕黃斑部病變

高齡化 社會來臨,加上3C的普及,黃斑部病變人數增加,面對來勢洶洶的「惡視力」,該怎麼控制及預防?

閱讀更多

避免家屬鬧翻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可解套 插不插鼻胃管?先問「有沒有意義」

tCol 2017-05-11

林思宇

避免家屬鬧翻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可解套 插不插鼻胃管?先問「有沒有意義」

為了一條鼻胃管,知名作家瓊瑤槓上丈夫平鑫濤前妻的三個子女,引發社會討論;專家建議,身為病患家屬,應以有需要、有意義、有品質、無代替方法後,才考慮放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