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住在一起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6

孝順,強求不來!請你也照顧好自己,原諒自己是一個凡人,是照顧者最漫長的修煉

tCol 2020-11-24

艾彼

孝順,強求不來!請你也照顧好自己,原諒自己是一個凡人,是照顧者最漫長的修煉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孤味》導演專訪/一場喪禮過程,如何從糾結到放下?許承傑細說外婆與小三的故事

tCol 2020-11-20

劉煥彥

《孤味》導演專訪/一場喪禮過程,如何從糾結到放下?許承傑細說外婆與小三的故事

「辦喪事的時候,家人會有很多情緒。你平常可以忍著不說的話,在一些關鍵時刻就會說出口,你會有比較殘忍、直接的那一面。」「當(喪禮)裡面又有阿公的情人存在的時候,哇,一切變得這麼複雜!」「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從頭跟到尾的南部喪禮,過程會覺得很鮮明,很特別。」

閱讀更多

誰說早退休才是好福氣?1個暖心故事啟示:當個被需要的人,第二人生更精彩

tCol 2020-11-04

林靜芸醫師

誰說早退休才是好福氣?1個暖心故事啟示:當個被需要的人,第二人生更精彩

張醫師在台北的醫學中心作到主治醫師,40歲時為了服侍年邁的父母,回到故鄉開業。

閱讀更多

年齡不過是數字,重點在心態!廖學茂62歲攻第3個EMBA,只想讓自己更年輕

tCol 2020-10-07

黃亞琪

年齡不過是數字,重點在心態!廖學茂62歲攻第3個EMBA,只想讓自己更年輕

選擇讓歲月成為一個數字,還是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操之在己。從外商保險公司台籍總經理到自行創業的廖學茂,他的答案是後者。他怎麼辦到的?

閱讀更多

他房貸繳完,想把房給妻子換離婚找第二春!其實太太愛你不會愛房子

tCol 2020-09-11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十八

他房貸繳完,想把房給妻子換離婚找第二春!其實太太愛你不會愛房子

Q:我是明輝,今年61歲,妻子59歲,結婚35年,沒有孩子,我還有4年退休,在此之前,我想離婚,妻子雖然她還做飯給我吃,但兩人無話可說,生活的聯繫幾乎都靠LINE。我在30幾歲時曾被外派到東南亞,和當地女人同居過,妻子有次來探望發現後大鬧,不過沒離婚;後來我調回國前要跟女人分手,但女人不肯,不斷打電話來家裡,每次一接就斷,就這樣鬧了2年,和妻子的關係逐漸冷淡了。妻子是有錢人家子女,必要時還可以靠爸靠哥,我雖然不算不會賺錢,但她總覺得我沒出息。我在40歲時才買房子,好不容易最近還完每個月3萬元貸款,等於每個月多出很大一筆零用錢,我想到外面租個房子,因為在攝影教室認識一位談得來的55歲女人,如果能和她一起,日子肯定美妙多了,因此想把房子給妻子,放棄一切來離婚,開啟我的第二春,不知道這樣的選擇對嗎?

閱讀更多

預留孝親房差點變不孝子!長輩同住6個觀念要改,才能讓父母自己都開心

tCol 2020-09-10

林黛羚

預留孝親房差點變不孝子!長輩同住6個觀念要改,才能讓父母自己都開心

長輩雖然體力退化,但尊嚴與安全感並沒有減少,想接老人家來住的兒女,須留意長輩心理上在乎的點。因為擔心爸媽身體而就近照顧,兒女當然會有壓力。有時過度的擔心,會表現在強勢或過激的言行上。若處理不慎,反而容易讓長輩反彈抗拒挫敗、甚至自我放棄。

閱讀更多

退休後,該如何安排生活?每天做好6件事,不依賴他人,打造幸福第二人生

tCol 2020-08-06

朴京玉

退休後,該如何安排生活?每天做好6件事,不依賴他人,打造幸福第二人生

退休後讓生活充滿活力的方法相當多,筆者試著將眾多的方法彙整成六種,只要妥善運用這六種方法,對身體產生的助益就和補氣的四君子湯、補血的四物湯一樣。當然若是有餘裕的話,就像在引擎中添加潤滑油一樣食用補品也無妨。

閱讀更多

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tCol 2020-07-28

上野千鶴子

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一提到單身一族的晚年生活,馬上就會聯想到「孤獨死」這個字眼。我也曾提及,世上似乎將死亡分為「正確的死法」和「不正確的死法」,而且孤獨死正是一般人眼中「不正確的死法」。

閱讀更多

為何她總是這麼好命?放寬心吧!4個愈老愈好命的關鍵,讓幸福自然來

tCol 2020-07-14

林靜君談心室

為何她總是這麼好命?放寬心吧!4個愈老愈好命的關鍵,讓幸福自然來

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有的人就是特別好命?

閱讀更多

婚姻一個人難維持,老公不忠要原諒嗎?離婚可怕,婚姻裡的孤獨,更可怕

tCol 2020-05-25

劉冠吟

婚姻一個人難維持,老公不忠要原諒嗎?離婚可怕,婚姻裡的孤獨,更可怕

面對婚姻問題,大部分人勸合不勸離,我則是一貫以發問代替解答,不斷地問問題,釐清她們心中、也釐清自己對於婚姻跟家庭的定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