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1
林芷揚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邁入高齡社會,癌症、失能、失智的病患增加,除了醫療資源的支持,鄰居之間互相幫助,也可協助患者獨立、自主地生活,並減少焦慮和孤獨感,家屬也能更安心。
閱讀更多
2019-08-08
台灣好食材Fooding
編按:每逢颱風天,蔬菜皆遭受風吹雨打,導致菜價頻頻上漲,民眾開始擔心荷包可能會大失血。根據衛福部公布十大高纖低熱量蔬菜中,有些價格、供貨相對仍穩定,不必擔心花費過大且仍 兼顧 營養,遠離疾病!營養師表示,價格相對穩定、營養價值也不輸葉菜類的蔬菜,像是菇類、牛蒡。也可購買根莖類例如紅蘿蔔。根據衛福部官方資料,這些食物相比「深綠色蔬菜」,葉酸和葉黃素含量較少一些,但卻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對於腸道健康有非常大的助益,民眾可以善加利用,省荷包 兼顧 健康。
閱讀更多
2019-07-1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上一期健康快訊刊登的美味防癌料理大受讀者好評,咱們編輯部再接再厲出好菜!這次要介紹的防癌養生食材是海帶及黑木耳。
閱讀更多
2019-06-11
葉金川
電視上,看到李開復侃侃而談,他得到淋巴癌,經過治療及休養17個月後,復出工作,詳述他人生和工作態度的轉變。
閱讀更多
2019-06-10
林芷揚
被譽為台灣「換肝之父」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是全球肝臟移植權威,更是第一位榮獲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終身成就獎的華人。高超醫術吸引無數國內外病患前來求診,他每天五點半起床、清早踏進醫院,直到晚上九點才伴著月色離開;每周執行三例換肝手術,全年有一半的周末都在國外演講。行程永遠滿檔,68歲的他仍然精神奕奕、體力充沛,不禁令人好奇他有哪些私房養生秘訣。
閱讀更多
2019-06-04
愛長照
過度或不當使用正面思考,會造成情緒壓抑、自我迷失、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產生焦慮、憂鬱、自殺意念或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這樣呢?過度正向思考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負面情緒,未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
閱讀更多
2019-05-31
吳鴻麟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雖然算是好事一樁,但增加的壽命卻大多是在看病、求診或住院中度過,從前述衛福部公布的各項醫療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疾病或家族遺傳性疾病,將是高齡者醫療就診及住院頻率最高,且將來醫療負擔最多的項目。
閱讀更多
2019-05-31
吳鴻麟
除了重大疾病險,還常聽到的「特定傷病險」及「重大傷病險」,名稱相似,但是,到底這3種保險有何不同?簡單說,最大差異就在於保險範圍的不同。
閱讀更多
2019-05-31
吳鴻麟
「台灣平均每4分58秒就有一人罹癌」、「每10分鐘56秒有1人死於癌症」、「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因為急性心肌梗塞過世」、「在台灣洗腎人口達到8萬5千人,年花健保500億元,平均每名洗腎患者花費60萬元」斗大的新聞標題,看得人心驚肉跳,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重大疾病,不僅成為台灣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更奪去無數生命。
閱讀更多
2019-05-24
醫病平台
被日本媒體譽為「絕對王者」年僅23歲男子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在2018平昌冬季奧運以不負世界排名第一的冰上美技,再度蟬聯奧運金牌,攀上花式滑冰生涯的巔峰。羽生結弦經歷過日本311大地震與大海嘯,那場災難改變了羽生結弦的價值觀,見識到人的無力感,他體悟:「理所當然的事,原來一點也不理所當然。活著,有自己的家,有家人,原來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受到老天爺的眷顧。」
閱讀更多
23/ 30
第 2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