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今周特刊
無常往往比明天更快就到。知道人是怎麼死的,就會知道怎麼活。如果不想在生命進入尾聲時痛苦、遺憾、後悔,現在要做什麼?從終點看,答案變得簡單明瞭。
閱讀更多
2020-08-12
韋麗文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
閱讀更多
2020-08-12
黃威融
幾乎每個大叔都有個疼愛他的媽媽,這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不管是少年文青、還是後青春期,就算上了年紀成為大叔,媽媽擔心的沒什麼差別,幾十年都在提醒不要熬夜啦、不要喝太多酒、每天吃外頭記得要多吃蔬菜水果⋯⋯標準不要太高啦、上次那個女孩看起來很乖、以後會對你好⋯⋯之類的。
閱讀更多
2020-07-28
上野千鶴子
一提到單身一族的晚年生活,馬上就會聯想到「孤獨死」這個字眼。我也曾提及,世上似乎將死亡分為「正確的死法」和「不正確的死法」,而且孤獨死正是一般人眼中「不正確的死法」。
閱讀更多
2020-07-27
小虎文
「小時候家裡貧窮,突然面對母親的死亡,覺得是老天爺的不公平,可是當我做了加護病房的醫師,我覺得老天爺其實很公平,死亡也會去敲富人的門,前一刻還好好的,後一刻就遭逢噩耗。」
閱讀更多
2020-07-20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失智和正常老化有何不同?失智又被稱為漫長的 告別 (Long Goodbye),它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早做安排,讓自己和家人在記憶消失的過程中,愛卻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
2020-07-20
今周特刊
當醫療科技愈來愈進步,法規愈來愈專精,死亡就會變得愈來愈不自然了。我們都知道,科技過度傲慢崛起,我們人類卻誤會了,以為新科技醫療就可以阻止人類死亡,殊不知「壽終正寢」,才是真正的自然死亡。
閱讀更多
2020-07-17
林靜芸醫師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一位女性挑戰年齡限制的故事。主角是美國的林賽女士,她15歲開始跑馬拉松,目標是成為奧林匹克國家隊,但是多次被淘汰。跑到30歲之後,身旁的人認為她沒希望,她也接受了,也就淡忘了自己的潛力。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