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謝宛婷
善終是一種歷程、心境、情緒、關係、靈性的平安。斷食只是縮短餘命的消極選擇,而不是善終的必備歷程。不斷食,當然也可以善終,而且比比皆是。
閱讀更多
2025-02-21
朱為民, 林金立
本書寫作期間,我正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高齡與安寧緩和醫學科進行三個月的訪問進修。密西根大學是全美知名學府,他們的高齡與 安寧照顧 也是相當有名,吸引了非常多國外學者造訪。
閱讀更多
2025-01-24
郭美懿整理
住院的癌末病人多數都希望能在家裡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居家安寧療護能實現癌末病人最終的願望!近日有位癌末盧先生的家屬,因接受了豐原醫院居家安寧團隊的照護,讓爸爸完成心願在家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生死兩無憾,對於團隊成員不分假日、晝夜,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照護,表達滿滿感謝及感動,特別投書希望醫院表揚照護團隊的善行。
閱讀更多
2024-08-12
郭美懿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儘管國人多數認可這個觀念,但對於安寧仍存在許多迷思,認為安寧療護就是等死、放棄治療,甚至跟「安樂死」劃上等號。事實上,安寧療護有多種形式,也不是只有住在醫院才能接受治療,能依病人心願選擇居家或在社區,在生命最後階段得到妥適安心的照顧。
閱讀更多
2023-09-08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我很感激當時父親的醫生,他建議我們拔管讓父親逐步學習自行呼吸,因為他判斷父親或許因為長期和纖維化的肺共存,所以呼吸指數本來就沒有一般人好,可以讓他試試看在及格邊緣拔管。
閱讀更多
2022-08-19
呂佩芬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39歲女兒余苑綺因大腸癌擴散,昨(8/18)日傳出病情不樂觀,余天一家人也急奔醫院探視。問及余苑綺病情,余天哽咽說:「她用比的(手勢)叫我讓她走,我怎麼捨得,我怎麼可能讓她走,我說不可以,怎麼可以這麼殘忍!」隨即崩潰痛哭。許多人面對親人走到人生最後一刻,往往難以放手,甚至拼命用維生機器來延續患者生病,卻無法讓病痛痊癒。在台灣,死亡一直都是避諱的議題,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陳榮基醫師說,協助親人很安詳走完人生最後這一段路,才是能給的最好祝福。(原文刊載於2022/3/3 ,更新時間為2022/8/19)
閱讀更多
2021-10-06
劉小云
「哪有人可以面對死亡不害怕慌亂的?」安寧志工W,看完陳坤厚製片、陳志漢導演的紀錄片《回眸》首映會後,問了大悲學苑的德嘉法師。
閱讀更多
2020-10-06
李易紓
安寧照顧 基金會成立30周年,在周二(10/6)發表「台灣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認知變遷」調查結果,邀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以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會,分享對安寧療護、生死的觀察和想法。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