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工作者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52

婆媳相依為命,為何「健保」不能掛媳婦名下?健保署給答案:「這關係」無法依附加保,兄弟姊妹也不行

tCol 2024-05-31

郭美懿

婆媳相依為命,為何「健保」不能掛媳婦名下?健保署給答案:「這關係」無法依附加保,兄弟姊妹也不行

依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的眷屬如為尊親屬,需為「直系血親關係」且「無職業者」才能作為眷屬加保。如果是姻親關係,例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等,都不能依附當眷屬加保,就算是兄弟姊妹也不行,只能依附在配偶或子女名下加保。如果確無可依附加保者,就必須自行在戶籍所在地的公所投保。

閱讀更多

50後學會跟父母「和解」!丁菱娟:親子對立一輩子,還沒和好爸媽就離世…別等失去才後悔

tCol 2024-05-28

丁菱娟

50後學會跟父母「和解」!丁菱娟:親子對立一輩子,還沒和好爸媽就離世…別等失去才後悔

也許我們對父母的感情既有愛又有怨,糾結著依賴、感激、憤怒、不滿和愧疚。然而在中年之後,我們發現父母的生命衰弱得更快,為了無憾,他們應該是我們首先該思考和解與重新找回關係的對象。

閱讀更多

兒女不婚不生「太自私」?選擇什麼人生是他的自由!丁菱娟:放下無謂期待,親子相處更輕鬆

tCol 2024-04-23

丁菱娟

兒女不婚不生「太自私」?選擇什麼人生是他的自由!丁菱娟:放下無謂期待,親子相處更輕鬆

不管我們的價值觀如何,我們的孩子就是在不同世代長大,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只要不妨礙別人,我們就必須尊重,也必須學習——小孩長大就是「別人」,別人的事不要管太多,提醒無用就接受。

閱讀更多

50後享樂人生,也要學習成長!探索陌生城市、落地生活…丁菱娟:熟齡遊學+Long Stay,重新做自己

tCol 2024-03-26

丁菱娟

50後享樂人生,也要學習成長!探索陌生城市、落地生活…丁菱娟:熟齡遊學+Long Stay,重新做自己

近來越來越多熟齡大哥大姊出國遊學,一個人背著背包到世界各地Long Stay遊學兼旅遊。以前這是年輕人的玩意兒,但現在變成熟齡族重新對自己好的方式,原來我們這群熟齡大哥大姊在成長過程中,心裡有一股未被滿足的地方,就是年輕時大多沒有留學機會(40多年前想出國唸書只有留學,沒有遊學),因此出國念書的夢想一直放在心底未實現。

閱讀更多

鐵肺會計師2歲罹小兒麻痺、3次瀕臨死亡…他30年來日復一日地睡在鐵筒裡,卻說是「上天的祝福」

tCol 2024-03-08

史威爾

鐵肺會計師2歲罹小兒麻痺、3次瀕臨死亡…他30年來日復一日地睡在鐵筒裡,卻說是「上天的祝福」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閱讀更多

50後做個「70分美女」!丁菱娟:擁抱歲月痕跡,人生更快樂輕鬆「留點不完美給自己」

tCol 2024-02-22

丁菱娟

50後做個「70分美女」!丁菱娟:擁抱歲月痕跡,人生更快樂輕鬆「留點不完美給自己」

美麗是每個女人所追求的,但美麗沒有天花板,而且喜好人人不同,所以不要去追求精緻完好的美麗,讓自己成為剛好的70分美女就好。

閱讀更多

銀行存款超過200萬的人有什麼共通點?500人儲蓄調查4結果:存得了錢的人都著眼在未來

tCol 2024-02-05

KURAMA

銀行存款超過200萬的人有什麼共通點?500人儲蓄調查4結果:存得了錢的人都著眼在未來

日本現在擁有金融資產的人和沒有金融資產的人漸趨兩極化,持有100萬日圓的人已算是少數。大多數人的習慣使他們難以存到錢,必須採取一些方法才能累積平均以上的存款。

閱讀更多

沒錢更要斷捨離!他在90坪垃圾屋中長大,領悟「窮人才亂堆雜物」:開啟極簡人生,錢和時間都自由了

tCol 2024-02-01

澀谷直人

沒錢更要斷捨離!他在90坪垃圾屋中長大,領悟「窮人才亂堆雜物」:開啟極簡人生,錢和時間都自由了

編按:過年大掃除,又到了歲末年終整理雜物的時候,你知道「斷捨離」還能讓你變有錢人?「有錢的時候,手邊的東西很少,當我家宣告破產時,東西反而增加,而且總是堆得亂七八糟。」今年28歲的作者澀谷直人,原本出身在富裕的投資菁英之家,可是當父親事業受挫、宣告破產之後,家境急轉直下。當時明明住在90坪的大房子,家裡內外卻堆滿容器雜物,父母為了撿便宜而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墜入愈來愈貧乏的「負面循環」。澀谷直人22歲創業成功,達成年收1千萬日圓(約合台幣211萬)的目標後,發現那些為了讓自己安心而購買的東西,反而成為不安的來源,最終為了維持收入而過勞。於是開啟人生的極簡模式,將手邊的東西減少到250個、搬到不到4坪大小的房子之後,錢和時間都自由了。

閱讀更多

汪建民56歲癌逝太震撼!肺癌篩檢「照1次=100次胸部X光」安全嗎?醫解析輻射量「但死亡率降2成」

tCol 2024-01-31

癌症希望基金會

汪建民56歲癌逝太震撼!肺癌篩檢「照1次=100次胸部X光」安全嗎?醫解析輻射量「但死亡率降2成」

編按:56歲藝人汪建民本月7日驚傳肺腺癌過世,他生前受訪時透露,自己不菸不酒,去(2023)年10月背後劇痛,才檢查出肺部有惡性腫瘤,但癌細胞早已擴散,從確診到離世僅存活了9個多月,令人不勝唏噓。據WHO官網及GLOBOCAN 2020年全球癌症統計推估,肺癌是全球新發生人數第2高、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疾病第6大死因。在台灣,肺癌不僅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也是我國發生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出現咳嗽、胸悶胸痛、體重減輕或食慾變差等症狀時通常都已經是第3、4期。國健署2021年癌登資料顯示,台灣早期肺癌佔約3成,晚期個案則佔6成以上,其中每2人就有1個發現時已經4期。不同時期存活率差距甚大,0期及1期的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急速降至1成。要及早發現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但民眾往往害怕輻射劑量增加罹癌風險而猶豫不決。醫師表示,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的幅射量,相當於搭飛機往返台灣—美國洛杉磯的自然輻射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不用太擔心,建議高危險族群每2年檢查一次。(原文刊載於2024/1/31,更新時間為2024/10/15)

閱讀更多

出國爽玩「行李箱沒整理又出發」,她累到掛病號…丁菱娟:50後傾聽身體,不為追逐目標勉強自己

tCol 2024-01-29

丁菱娟

出國爽玩「行李箱沒整理又出發」,她累到掛病號…丁菱娟:50後傾聽身體,不為追逐目標勉強自己

很多人在疫情解封後報復性出國,密集的安排行程,有些是歐美長線的連續走訪,有的是與日韓東南亞等地的短線旅行相互交錯。這樣的行程規劃中,似乎沒有給予足夠的休息時間,行李箱停在家門口沒來得及整理,就要再度啟程。尤其是涉及跨時區,面對時差的挑戰,儘管心靈或許仍充滿激情,但身體已經開始吃不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