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
李易紓
「不管是坐著、站著,什麼姿勢都在痛!」63歲張女士因為背後左半邊疼痛,2年來看遍各大醫院診所,最後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經由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懷仁診斷,才發現她3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嚴重阻塞,透過心導管檢查並置放2條支架後,就不再疼痛了。
閱讀更多
2021-03-17
邱銘章, 湯麗玉
美國失智症協會列舉了10大現象提供民眾參考,藉由觀察家中老人家或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的情形,即可進一步尋求專業之協助。
閱讀更多
2021-03-0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春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主要是這時候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很大,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調節能力不好的人就容易突發心臟病。例如冠 心病 是心臟血管阻塞所引起,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動脈硬化,當血管狹窄或阻塞,血液不易通過,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甚至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猝死。除了氣候因素,壓力也是心血管天敵。如果平時工作壓力大又缺乏運動,遇到天氣驟變,會加速血管硬化,也增加中風及心臟病突發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1-02-18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過年不忌口,才幾天就長胖好幾公斤。肥肉不僅破壞身材,還會帶來健康的隱憂,比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內分泌紊亂等各種身體毛病。
閱讀更多
2021-01-25
和田秀樹
當年齡隨著歲月增長,欲望也會逐漸減弱,不僅食欲和性欲會降低,連成功欲或支配欲這類社會性的欲望也會跟著消退。
閱讀更多
2020-12-17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很多40幾歲的人,已經有腰痠背痛,腿腳無力,膝蓋痠軟等毛病,身體提前衰老。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說:「人老腿先老」,身體老化首先從人的腿腳表現出來,因為腿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下半身血液循環好,全身循環才會好。
閱讀更多
2020-11-06
張適恆
美國官方在2018年針對3萬多名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美國15歲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每天至少都可以有4.5小時以上的閒暇時間,平均起來超過5個小時。在這些時間裡,男性花了211分鐘在滑手機,女性則是175分鐘,等於是占據了55%到59%的閒暇時間。相對的,用來運動的時間則只占5.5至6%,相當的低。
閱讀更多
2020-10-08
蔡宏斌
英國有位女記者,在被診斷罹患癌症後,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於是列出了五十個願望積極去實現,並成立一個部落格,公開分享這段人生旅程,如今,她已比被原本宣判的死期多活了五年。
閱讀更多
2020-08-21
林芷揚
心臟疾病蟬聯臺灣十大死因第二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胸痛、胸悶、冒冷汗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把握心肌梗塞急救黃金時間。
閱讀更多
2020-08-06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醫師
父親節將至,百萬YouTuber蔡阿嘎日前為發放8000份問卷調查分析,各年齡層爸爸最想要和最不想要收到的禮物供網友參考;其中60歲以下最想收到現金、卡片等,而60歲以上最想收到的則為健康以及陪伴。現代民眾越來越注重自身以及家人健康,照顧父母不分節日。創健預防醫學機構表示,時常遇到幫父母親預約全身健康檢查的孝順子女們,期盼雙親能長命百歲健健康康。
閱讀更多
5/ 11
第 5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