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塔瑪.強斯基
理查的家人堅持他一定要去接受治療。在金融業任職的他,並非唯一對工作感到焦慮的人,但理查的焦慮嚴重地控制了他整個人。他時時刻刻都處在緊張狀態,總是先想到接下來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再也無法樂在工作了。
閱讀更多
2020-11-16
寬寬
以前曾有一位主編對我說,每個人來這世上都有不同的功課(使命),有的為體驗,有的為完成某件事,有的是還債,還有的是累世的修行人,此生帶著任務來。語罷,她盯著我,緩緩說,你要及早感知到屬於你的功課。
閱讀更多
2020-11-13
林靜君談心室
有人說,人生注定是一連串失落的過程,這樣的說法也許過於悲觀,但進入中年之後失落 情境 增加,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閱讀更多
2020-11-10
彭蕙珍
知名作家平路半年內經歷兩次癌症:肺癌和乳癌。癌症,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但,她坦然道:「這是一份禮物。」並令她得以細細思索疾病、害怕、痛楚、執念、親情…,寫下《間隙》一書。她說:「疾病沒有那麼悲苦,事實不是你原先想的那樣。」
閱讀更多
2020-11-06
Ruowen Huang
在開始之前,我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我在臉書曾經寫過:「如果你著重在問題的話,那你就永遠會看到更多問題。如果你著重在解決方法的話,那你就永遠會看到解決方法。」有網友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所以我想在這裡給各位一個例子。
閱讀更多
2020-10-06
李易紓
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30周年,在周二(10/6)發表「台灣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認知變遷」調查結果,邀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以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會,分享對安寧療護、生死的觀察和想法。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