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NOW健康
42歲鄒先生是一位配音員,從大學時期就保持健康飲食與運動的習慣,每天至少仰臥起坐和伏地挺身各100下。看似健康如鋼鐵人的他,卻在40歲這年有了巨大的改變——為了減重3公斤增加運動量,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甚至低至27mg/dL(臨床顯著低血糖:<54mg/dL,血糖警戒值:70mg/dL),就醫確診為長在胰臟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住院長達1年,天天注射高劑量葡萄糖,直到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恢復正常血糖與縮小腫瘤,才終於順利出院,回歸以前積極的生活狀態。
閱讀更多
2024-01-09
NOW健康
膝關節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膝蓋的十字韌帶群是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最重要的2條韌帶。通常前十字韌帶受傷時腫脹、疼痛感明顯,而位於較深層的後十字韌帶拉傷初期較易被忽略,直到日積月累損耗嚴重時,膝關節鬆動才引起發炎疼痛。
閱讀更多
2024-01-05
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佈111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的影響,死亡人數較前1年增加了2萬4,266人,而癌症仍居10大死因的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則是10大癌症死因的第4名。
閱讀更多
2024-01-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現今氣候多變化,忽冷忽熱讓許多人都有頭痛加劇的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偏頭痛是造成15-49歲青壯年族群失能排名第一的疾病!天氣變化可能是偏頭痛發作的觸發因素之一,以及壓力變化、生理期、睡眠習慣改變或刺激性味道等也都可能是誘發頭痛的因素,以往多數人只能靜待頭痛發作時間過去、讓頭痛自行緩解或吃藥來改善,甚至嚴重到需要跑醫院急診治療,現在則可以透過針劑注射治療、微創 手術 治療來預防且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與次數。
閱讀更多
2024-01-05
沈柏延
現代科技的進步讓人能夠透過3C產品(電腦、手機、平板等)更便捷地操作生活中的大小事。但也因為使用時可能需要低頭,長時間的這種姿勢對頸部、下巴的肌肉和膠原蛋白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肌膚緊緻度。
閱讀更多
2024-01-04
郭美懿
國人牙周病盛行率超過8成,特別是隨年齡增長後伴隨缺牙問題,往往影響咀嚼能力,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均,甚至提高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失智等風險。不過要補缺牙時,許多人往往在「植牙」與「活動假牙」之間猶豫,擔心植牙費用太高,活動假牙則不美觀又不舒服。醫師表示,其實可以植牙當支柱搭配活動假牙,減少黏膜負擔,不僅提升美觀度,也改善活動假牙不好咀嚼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1-04
照護線上
針對能 手術 的早期肺癌, 手術 與術後輔助治療都是影響預後的關鍵,本次照護線上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公開解析 手術 重點、團隊照護以及術後輔助治療新突破。
閱讀更多
2024-01-03
照護線上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突然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病房主任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閱讀更多
2023-12-29
NOW健康
現代人手機、平板不離身,加上工作或學習又以電腦為工具,長期下來導致用眼過度,眨眼頻率變少、淚液分泌降低,使得乾眼族群愈來愈多。許多人會選擇點人工淚液來改善乾眼症狀,但人工淚液治標不治本,如果乾眼症已達中重度或已損及角膜,那麼可考慮使用自體血清點眼液或羊膜 手術 來改善。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心跳好慢。」王女士說。「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一邊把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計算心跳速率。「就覺得很沒力,經常會頭暈。」王女士說。「你的心跳每分鐘才40幾下,要趕緊檢查喔。」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