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1
郭美懿整理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風暴尚未平息,上週竹北一家舒肥肉類咖哩餐廳,也傳出民眾用餐後腸胃不適、狂拉肚子;今日(4/1)北市又傳出4位民眾到中山區連鎖壽司店用餐,「噁心嘔吐、腹瀉、起紅疹」,疑似又是一起食物中毒案。其實除了米酵菌酸這個致命細菌,台灣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類型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等4種,究竟什麼狀況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2024-03-28
郭美懿整理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7案、造成2死,其中66歲楊姓男子週三(3/27)上午宣告不治,死者女兒悲訴,父親從未有慢性病,一直都很健康,僅僅只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星期,人就沒了!」收治楊姓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病患21日到院、23日轉加護病房,27日早上10點多狀況就很不穩定,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器等都用上,但病患的血壓仍持續往下掉,血變得很酸、鉀離子變高,11點多心跳變得不穩定,即便使用強心針、打高蛋白,仍因死嚴重酸中毒、急性腎肝衰竭,在11點30分左右過世,病況宛如煞車般踩不住。
閱讀更多
2024-03-26
郭美懿
2位民眾上週五(3/22)相約到台北市信義遠百A1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用餐,點了炒粿條、香蘭葉飲料,未料返家後2人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其中一人因急性腎衰竭搶救11小時後不治,一位則症狀輕微,目前北市衛生局已收集相關檢體送驗。為什麼食物中毒會引發「急性腎衰竭」?症狀有哪些?民眾又該如何防範?
閱讀更多
2024-03-08
郭美懿
近年來不鏽鋼及不沾鍋餐具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網傳不鏽鋼「數字越大越高級」,對人體才健康,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怎麼選用才安全、不會釋放有毒化學物質?
閱讀更多
2024-03-07
林靜芸醫師
主張每天洗澡,甚至每次出門回家就洗澡的人,認為環境充滿 污染 ,身體必須好好洗淨;主張不要過度清潔的人認為,人體是運轉良好的機器,天天洗澡,洗掉自身免費的油脂,再塗市售劣質的保濕品,沒有道理。如果都不洗澡會怎樣呢?答案是只要勤洗手、不洗澡,並不會讓人生病。
閱讀更多
2024-02-20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這個新年我經歷了人生最痛苦,最難過的新年」,馬來西亞男星鐘盛忠在臉書悲痛發文表示,父親在除夕夜當天吃完年夜飯,在看別人放鞭炮時,不小心吸入煙導致氣喘發作,突然呼吸困難,發紫,緊急送醫,昏迷9天後不幸過世。他並PO出趴在父親棺木前痛哭照片,令人鼻酸。氣喘俗稱「哮喘」或台語「嗄龜」,多數患者在小時候就有過敏體質,且多在20歲前發病,又以夜間及清晨特別容易發作。依其嚴重的程度可以呈現呼吸困難、喘鳴音、胸悶和咳嗽等症狀,發作時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緩慢出現,通常症狀不是很嚴重,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治療也可能會致命,如一代歌后鄧麗君就因哮喘宿疾引發呼吸衰竭,1995年病逝泰國清邁,終年僅42歲。
閱讀更多
2024-02-02
彭蕙珍
你曾經夢想要環遊世界嗎?那麼,你一定會羨慕王大熊(本名「王智弘」),因為導遊工作,他在40多歲就完成環遊世界的壯舉。他踏過南極冰川,走過北極,這經歷很少人有。生活就是在旅遊的他,迄今走訪近百個國家。旅行中經歷和閱歷無數,包括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帶團到秘魯。當秘魯政府宣布全國將進行鎖國宵禁時,他們正在亞馬遜雨林深處。如何離開雨林、離開秘魯成為難題。最後,由雄獅包機,領隊王大熊帶著團員逃離秘魯、返抵台灣。他形容這一趟旅程如同電影《亞果出任務》,令他一生難忘。
閱讀更多
2024-01-31
癌症希望基金會
編按:56歲藝人汪建民本月7日驚傳肺腺癌過世,他生前受訪時透露,自己不菸不酒,去(2023)年10月背後劇痛,才檢查出肺部有惡性腫瘤,但癌細胞早已擴散,從確診到離世僅存活了9個多月,令人不勝唏噓。據WHO官網及GLOBOCAN 2020年全球癌症統計推估,肺癌是全球新發生人數第2高、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疾病第6大死因。在台灣,肺癌不僅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也是我國發生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出現咳嗽、胸悶胸痛、體重減輕或食慾變差等症狀時通常都已經是第3、4期。國健署2021年癌登資料顯示,台灣早期肺癌佔約3成,晚期個案則佔6成以上,其中每2人就有1個發現時已經4期。不同時期存活率差距甚大,0期及1期的早期肺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就急速降至1成。要及早發現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但民眾往往害怕輻射劑量增加罹癌風險而猶豫不決。醫師表示,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的幅射量,相當於搭飛機往返台灣—美國洛杉磯的自然輻射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不用太擔心,建議高危險族群每2年檢查一次。(原文刊載於2024/1/31,更新時間為2024/10/15)
閱讀更多
2023-12-05
郭美懿
許多人擔心炸物或熟食太油膩,習慣將食物放在衛生紙上吸附油脂再吃,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由於衛生紙並非設計用來接觸食物,其上的螢光增白劑可能因此 污染 食物,引發皮膚過敏、哮喘等,「使用紙巾來包裹食物是一種冒險的行為」!
閱讀更多
2023-10-20
癌症希望基金會
在台灣,每年約2,400人罹患膀胱癌,雖然不在十大癌症排名之列,卻造成1,000多人喪命,是國人的健康殺手之一。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是無痛血尿,沒有吃紅色火龍果卻解出像西瓜汁的粉紅尿,可能是膀胱發出的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4/ 24
第 4頁,共 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