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營養不良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4

容易上火又怕冷?原來是「上熱下寒」上身!每天3分鐘改善氣血循環,調好體質不生病

tCol 2022-06-16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容易上火又怕冷?原來是「上熱下寒」上身!每天3分鐘改善氣血循環,調好體質不生病

陳先生從小體弱多病,「你一定以為我看起來 營養不良 ,其實小時候我是個大胖子, 體重都在90公斤上下,同學對我的印象就是『常生病的大胖子』。」他苦笑說。長大後的陳先生在科技業上班,工作壓力大,除了經常感冒,還因為睡眠不好,精神也不好,有習慣性偏頭痛。

閱讀更多

獎學金都花在照顧父親醫藥費、喪葬後事,連口罩都沒錢買!他考上6所國立大學:我知道我不能放棄

tCol 2022-06-14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

獎學金都花在照顧父親醫藥費、喪葬後事,連口罩都沒錢買!他考上6所國立大學:我知道我不能放棄

國立基隆高中弱勢學生唐于田,曾經全校集合時只有他沒有口罩,因為他沒有買口罩的錢;他曾經 營養不良 ,因為他一天只能吃一個便當,學測前的時間全部陪伴在加護病房的父親,他將所有存的獎助學金拿來支應父親醫藥費與喪葬後事。如今,他申請入學考取6所國立大學。

閱讀更多

夏天爆汗很正常?從6出汗位置看健康警訊!針對症狀調整作息、按穴位,每天3分鐘暢通汗腺

tCol 2022-06-0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夏天爆汗很正常?從6出汗位置看健康警訊!針對症狀調整作息、按穴位,每天3分鐘暢通汗腺

在炎熱的夏天,身體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過現代人過度依賴空調、冷飲,又沒有每天適當運動鍛鍊,使身體失去了自我正常調節、代謝的能力,能正常排汗的人愈來愈少,不是大流汗、就是不流汗,更有很多人變成只會局部流汗。白雁老師指出,若常常只在某部位流汗的話,要特別小心。《黃帝內經》說:「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內有問題,會體現在體外;而局部出汗的部位,就藏著許多健康訊號!

閱讀更多

他接連2場大病,讓婚姻更如膠似漆、奇蹟痊癒活到94歲高齡!從他們相處,看到2個夫妻生活之道

tCol 2022-05-19

李慶隆

他接連2場大病,讓婚姻更如膠似漆、奇蹟痊癒活到94歲高齡!從他們相處,看到2個夫妻生活之道

我的父親在二十五歲時結婚,母親小他七歲,當時只有十八歲。在那年代,母親在這個年紀結婚並不算早。

閱讀更多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

tCol 2022-04-26

郭美懿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高齡相關疾病也愈發受到重視,肌少症就是其中一項。醫師指出,年齡、活動量不足、 營養不良 、內分泌失調和發炎等,都可能造成「肌少症」,尤其進入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速度流失,一定要提早預防。

閱讀更多

20多歲大男生,卻只有40公斤!腸胃科醫師圖解: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

tCol 2022-03-31

照護線上

20多歲大男生,卻只有40公斤!腸胃科醫師圖解: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手術後他可以吃東西,營養吸收比較好,也持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蔡騌圳醫師說,經過穩定治療半年後,病友的體重就慢慢恢復,現在已經有七十幾公斤,也能夠回到職場,擔任工程師的工作。

閱讀更多

選單顆10萬植牙?60萬All-on-4全口重建?醫師解析「價格誰才划算」、各自優缺點

tCol 2021-12-21

謝政言醫師

選單顆10萬植牙?60萬All-on-4全口重建?醫師解析「價格誰才划算」、各自優缺點

口腔,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第一站,牙齒負責切斷、撕裂、磨碎食物,讓食物更容易被分解。多處缺牙、全口無牙的人,可以吃的東西受到限制,使營養攝取不均衡。因此,若口中有缺牙,應盡早補齊,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閱讀更多

第五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活動抗癌全壘打!台灣巨砲陳金鋒攜手千名癌友,跑出9局後半人生

tCol 2021-12-09

廣告企劃製作

第五屆「為癌而跑」公益路跑活動抗癌全壘打!台灣巨砲陳金鋒攜手千名癌友,跑出9局後半人生

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平均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癌。為提升民眾對於癌症的重視及警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12/04(六)舉辦第五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共計千名跑者一起響應公益,挑戰6K微路跑。此次活動更邀請到台灣巨砲「陳金鋒」帶領千名癌友一起跑出新希望,希望藉此活動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目標。

閱讀更多

50後食量變少,竟讓「肌少症」風險翻倍!優質蛋白質不能少,「這3種食物」必吃

tCol 2021-11-10

李易紓

50後食量變少,竟讓「肌少症」風險翻倍!優質蛋白質不能少,「這3種食物」必吃

人體肌肉會在40歲後,每年以平均8%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可能有高達40%肌肉流失!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50歲後高達4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且一般認為肌少症多發生於女性,但其實男性風險更超過5成。

閱讀更多

肌肉疼痛、走路變慢、喘,當心龐貝氏症!醫師:沒有及時治療,最後會需呼吸器維生

tCol 2021-11-02

照護線上

肌肉疼痛、走路變慢、喘,當心龐貝氏症!醫師:沒有及時治療,最後會需呼吸器維生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