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NOW健康
80歲的黃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壓、輕度失智症、憂鬱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病史,長年於心臟科與精神科門診就醫追蹤,只是過去1年曾多次行走間跌倒,地點包含家中廁所、家門外防火巷與戶外等處。家人因擔憂遂陪她至醫院就診,經問診才知黃奶奶跌倒前會發生頭暈,至於跌倒時間點則不太一定,白天、晚上都有過,甚至跌倒後需旁人攙扶,自己無法站起。
閱讀更多
2024-02-15
郭美懿
年底大掃除、身心壓力大、過年慰勞辛苦的自己,許多人都會選擇去按摩放鬆一下,不過有名46歲劉小姐卻在做完肩頸按摩3天後,突然發生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緊急就醫!衛福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俊毅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4-01-09
NOW健康
膝關節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膝蓋的十字韌帶群是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最重要的2條韌帶。通常前十字韌帶受傷時腫脹、疼痛感明顯,而位於較深層的後十字韌帶拉傷初期較易被忽略,直到日積月累損耗嚴重時,膝關節鬆動才引起發炎疼痛。
閱讀更多
2023-09-08
林頌凱 醫師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3人有頸椎問題,頸椎病成了全民新疾病!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閱讀更多
2023-07-28
偉文隨筆
下背痛除了明顯的突然外力受傷之外,大多是慢性發炎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常常一開始是支持脊椎穩定度的肌肉、韌帶拉傷或痠痛,變得沒有力量,再慢慢進展到脊椎的椎體本身產生結構性改變,像是椎間盤突出、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等。
閱讀更多
2023-06-05
優照護
很多人堅持要自己照顧家人,但有時請外人協助,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來「充飽電力」,反倒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有益。
閱讀更多
2023-05-30
郭美懿
24歲女孩陳彥蓉4年前車禍受到重創,被醫師宣告可能成為植物人,醫護搶救後奇蹟甦醒,不但在母親陪伴下從癱瘓狀態從頭學走路、說話,更在媽媽與哥哥的守護下開設咖啡館圓夢,為人生的驚奇之旅再創續篇!陳彥蓉以愛貓「土匪」諧音取店名為「途啡」,代表著人生途中雖然暫時停步,卻可以把它當成休息沈澱的機會,停下來喝個咖啡。
閱讀更多
2023-05-30
郭美懿整理
中颱瑪娃逐漸往台灣靠近,預計中部以北及東半部都將轉為有雨的天氣。不過在大家緊盯氣象預報的同時,有許多人不用看新聞也知道要下雨,因為一變天身體關節就痠痛「比氣象局還準」!營養師張宜臻建議,面對氣候轉變導致的關節痛,可以透過飲食來改善,多補充含維生素B、C、D、K的食物,能改善疼痛與腫脹感。
閱讀更多
2023-05-11
郭美懿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人年逾65歲,加上少子化問題嚴重,使得「老老照顧」或「1人照護多人」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也形成為社會沉重負擔。不過傳統「無微不至」、「隨侍在側」的照顧,真的正確嗎?專業護理師提出呼籲,國人應導正凡事幫他做的「溺愛式照護」觀念,學著「放手」才能讓失能者或長輩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重拾自主性與尊嚴。
閱讀更多
2023-05-09
優照護
母親坐在窗邊,望著遠遠的青翠山峰,神情並沒有太多波動,但手裡的拐杖輕輕地敲著地板,好似拿的是以往她慣用的登山手杖,然後捏一捏腿,跟以前爬山走累了一樣,幫自己按摩按摩。屋子裡,沒有沁人的山嵐,大熱天只能吹著冷氣,她懷念可以在山澗小溪,清涼地泡腳的時光,哪怕只能再去一次也好。
閱讀更多
2/ 12
第 2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