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郭美懿
男性過了50歲,容易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發炎,據統計約5成男性有此問題,且隨年紀增長,攝護腺肥大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由於攝護腺肥大造成尿路阻塞,讓患者尿速緩慢、尿流斷斷續續、解尿排不乾淨等狀況。長期阻塞也可能導致病人變得頻尿、急尿,甚至會伴隨急迫尿失禁,導致晚上頻繁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輕微的攝護腺肥大,可以靠藥物治療,但藥物造成的頭暈、鼻塞等副作用,也可能造成患者生活上很大不適,就可以考慮手術,一勞永逸解決排尿障礙的困擾。且隨醫學技術進步,除了傳統的攝護腺刮除或雷射手術,高齡、麻醉高風險族群還有新式的微創治療可供選擇。
閱讀更多
2025-04-10
大衛‧蘭森(David Rensin)
在佛羅里達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期間,我在餐廳兼差當服務生,認識了拉米。遇見他的那晚,拉米和朋友坐在我負責的區域,當時我很忙,根本沒發現他一直盯著我看。
閱讀更多
2025-04-10
郭美懿整理
96歲的許奶奶是接受安寧居家醫療的臥床患者,老人家已不復昔日照片中熱情參與教會的年輕樣貌,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消瘦攣縮的身體及因失智而失去和摯愛兒女溝通的能力,只剩下一條維持生命的灌食鼻胃管……奶奶70歲的大兒子,對母親沒有生活品質的長時間臥床感到傷心及不捨,詢問:「有什麼方式可以減少最後臥床的痛苦?先前聽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奶奶能否透過這種方式,拔除鼻胃管,不再灌食了呢?」
閱讀更多
2025-04-02
戴伸峰
編按:犯意只在一念之間!為什麼他有罪、我無罪?銀髮犯罪人、男大生妨礙性自主……各種法律邊緣的人倫故事,在善惡之間每個人都有苦衷。受刑人、受害者與家屬們的命運交纏,我們該如何看待犯罪以前、贖罪之後的罪與罰、抉擇與原諒?台灣犯罪心理學家戴伸峰教授,透過九個真實故事,描繪罪的樣貌、犯罪的本質,以及犯罪故事中沒說完的事。
閱讀更多
2025-04-02
郭美懿
前華視主播曾俞維升格人母後,常在臉書分享育兒經與親子相關議題,日前她發文寫下與就讀小四的兒子對話,表示兒子有一天突問「媽媽會不會老」?因為擔心爸媽老了「我只有我一個人怎麼辦?」、「那如果你生病了,我是不是要照顧你?我要煮飯嗎?我還要上學耶……」,讓她揪心不已,表示要盤點保險、規劃長照、寫下醫療交代,避免兒子落入所有責任一人扛的「獨生子女困境」。
閱讀更多
2025-03-28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米編
今周刊編按:許多夫妻 考量 貸款、稅務等問題,會將房產登記在其中一人名下,但為了預防房子被所有權人拿去轉賣或抵押借款,就可以透過「預告登記」的方式,由先生或太太當預告登記的請求權人,保護房子不會被任意移轉。同理,父母出資幫子女購置房地產,害怕子女私下轉賣或抵押房子敗壞家產,也可以適用。而如果擔心年邁父母被詐騙,子女也可以幫父母的不動產做「預告登記」,當父母名下房地產要轉移所有權或設定抵押時,都需經過請求權人同意。但專家卻示警,「預告登記」並非沒有破綻,如果哪天親子失和、夫妻吵架,你想賣房紓困?就得先要求對方塗銷登記,否則就要靠曠日廢時的訴訟過程來解決。建議與其玩法律危險遊戲,不如透過3招來解決。
閱讀更多
2025-03-28
謝宛婷
善終是一種歷程、心境、情緒、關係、靈性的平安。斷食只是縮短餘命的消極選擇,而不是善終的必備歷程。不斷食,當然也可以善終,而且比比皆是。
閱讀更多
2025-03-25
雲柱
只要是人,總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別說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奶奶,一般人也會提不起勁,不想說話,只想休息。這時我就會安靜下來,默默地做該做的事情,或是牽著爺爺奶奶繼續散步。 然後,觀察並等待。 安靜也很好。 人與人相處並非一味的炒氣氛。爺爺奶奶想聊,自然就會開口了。
閱讀更多
2025-03-18
蔡佳伶整理
編按:法律是用來保障生活,越懂得如何合法保障自己,生活越沒煩惱。恩典法律事務所遺產規劃律師蘇家宏日前在臉書分享兩起案例,都是協助遇到配偶過世後,民眾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無論是面對婆婆要求放棄繼承,還是處理丈夫要把遺產都給小三的財產分配問題,蘇家宏強調了解法律和合理協商才能有效避免未來的爭議,確保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以下藉由問答方式讓每個面臨相似困境的家庭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5-03-14
NOW健康
70歲的林爺爺,突如其來的劇烈腹痛,竟是肝腫瘤!來到台北慈濟醫院,電腦斷層檢查顯示1顆5公分大的肝腫瘤,情況危急。經診斷為早期肝癌,且未轉移,由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進行手術。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 考量 經濟壓力,起先婉拒所有治療方案,所幸在醫師、專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不懈協調下,最終由陳昱天醫師執行手術,將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林爺爺恢復狀況良好,5天後平安出院。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