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李瑞瑾
「如果早點就會自己理財,才不會聽理專介紹亂買,還賠那麼多。」現年67歲的私立大學退休教師余先生,回顧過去30多年的投資經驗,是一段不斷犯錯、吃虧的艱難旅程。
閱讀更多
2024-05-16
郭美懿
與程忠平約在商場裡的咖啡館見面,72歲的他雖然腳步略微細碎,步伐卻很堅定,看不出已與帕金森氏症共處15年。「這個病不會死,但也讓你不好活!不過就算得病,我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他笑呵呵地說。從57歲確診至今,他始終沒向病魔屈服,靠著運動與家人支持,並配合積極治療,不僅保持生活如常,去年更與妻子完成環球一周之旅。他說,即使得了帕金森氏症,依舊能找到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是為了苟延殘喘活著,而是有目標、有被需求的活下去!」
閱讀更多
2024-05-07
數位內容部
隨著台灣社會步入高齡化,許多熟齡民眾除了面對身體健康的挑戰外,心靈孤寂更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為此,任林教育基金會推出「人生自傳書」陪寫到府服務-「憶起優復」服務,並於5月起正式在「優照護」平台上架,透過書寫人生和敘事治療,提供長者心靈的慰藉和支持。
閱讀更多
2024-03-25
林暐鈞
52歲的親職作家尚瑞君,33歲生下大兒子,二兒子則在2年後誕生,時間一眨眼過去,昔日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學生,老大祐亨更在錄取台、清、交3頂大的熱門科系後,與媽媽聯袂寫書,紀錄母子相偕走過中學階段,在「教養」與「升學」之路的迷惘與探索。
閱讀更多
2024-03-22
林靜君談心室
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你的蜜糖,是她的毒藥,每個人的期待、觀點、信念可能完全相反,要在團體裡取得每個人絕對地滿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本來比較迎合傾向討好性格的人,要特別注意別陷入「要討每個人喜愛」的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3-07
林夏薩摩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閱讀更多
2024-03-01
林維信
有的時候,我們以為對孩子說:「我對你不抱期待。」可以減少孩子的壓力,但其實這種寬容,卻容易讓孩子感受不到你站在他這邊。因為「不要變壞」並沒有給出你的想像、沒有給出你希望他可以活出什麼美好的樣子,卻有可能隱隱傳遞出「你不要給我添麻煩」的失望。
閱讀更多
2024-01-05
瑞克‧韓森
我在進行夫妻諮詢時,曾經看過很多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這段關係不滿意的地方,每個人都希望對方在某些方面能有所改變,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的伴侶想要什麼。但他們全都被自己被困住了,伴侶A會對伴侶B說,「如果你改變了,我就會改變。」而B會回答:「當然!你先改變再說。」
閱讀更多
2023-12-26
台灣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
「全台時間最長、距離最遠的公益馬拉松起跑!」連續七年的歲末年終,第七屆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12月23日周六上午從台北市南門國中起跑,從2023年12月23日至2024年1月7日,為期16天,總距離近700公里、行經19縣市,期望社會各界支持視障者與愛心陪跑員完成16天環台公益路跑,為13個社福公益團體勸募年菜,目標募集一萬份愛心年菜,為愛與終結飢餓而跑,一起攜手互助度過寒冬。
閱讀更多
2023-12-21
曾少芬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閱讀更多
2/ 14
第 2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