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0
Q:我是雯芬,今年43歲,先生42歲,我們結婚19年,育有15歲與11歲的兩個兒子;已是個上班族,老公則在他父親開的貿易公司工作,彼此父母是舊識,雙方至親都住在附近,是很能互相照應的兩個家族,關係也都很好,原本覺得幸福無比;但最近三個月,我先生心神不寧,一週前他突然提出要離婚,還把理由怪罪在我身上。老公這陣子總是魂不守舍,一個多月前,我從先生同事那得知,公司雇了一位35歲的離婚單親媽媽,有一天她因為6歲兒子發高燒沒來上班,我先生也請假,卻有人在附近醫院看到他開車載了那位女同事母子,才意識到他們兩人的關係非比尋常!在那之後,先生開始跟我抱怨,家裡沒有單獨思考做點事的空間,讓他覺得透不過氣,想搬回父母家。打掃時,我在電腦發現他搜尋過許多小家庭用的出租公寓,覺得很不對勁!問起這是否與女同事有關,他就很生氣,反過來責罵我心性猜疑,讓他連喘氣都成問題,一定要搬出去。還大罵「疑心病重到踐踏我的隱私!」我忍不住曾回嗆:「如果你搬出去,我們就離婚!」但他彷彿早就等我說出這兩個字。從那天起,就不斷逼我離婚,還跟住在周邊的親友說我在鬧著要離婚!我當然不想離婚,三個月前,我們都還算是恩愛夫妻,卻突然有這種變化,我實在無法接受,更重要的是孩子還小,我不想讓他們因為大人的婚姻破裂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而先生一直說是我性格猜疑才帶來家庭的不幸,我很難過,每天不斷反省,但不知如何改善,我該如何挽回一切?才能讓一切恢復到三個月前的狀態?
閱讀更多
2023-10-17
林靜君談心室
媳婦意外流產,她煮麻油腰子為媳婦補身體並安慰說:「下次小心一點!再生一個就好了。」不料,媳婦聽完鐵青著臉不再和她說話,卻和兒子一直吵架。她覺得自己「好心被雷親」,想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可以感受到這位婆婆愛護兒子與媳婦的心意,她關照到媳婦流產身體健康是好事一樁,可惜卻忽略當事人心理感受,讓一片好意反成了壞事。
閱讀更多
2023-10-11
徐采薇
退休,不是結束,而是人生新篇章。前新聞主播葉樹姍,退休後沒閒著,反倒更積極投身公益,用力活出精彩人生的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09-28
郭美懿
中秋節對多數人來說是美好的團聚時光,但對罹患憂鬱症的人來說,面對眾多親友卻變成巨大的壓力,心情反而更加低落焦慮,覺得自己像處在黑洞裡…。精神科醫師提醒,節日假期會讓人思考更多人際關與家庭問題,也會面臨不同於日常的生活模式與互動,帶來更多壓力或負面情緒。建議可依照6種自助因應策略,減低壓力、孤獨感及避免憂鬱症狀惡化。
閱讀更多
2023-09-14
賴佩霞
調查顯示,大約5年,性欲就會慢慢銳減,如何維繫親密關係的品質……曾經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的賴佩霞,花了多年心血,從心理學、關係療癒、心靈成長、修行靜心中,汲取精進,並實際運用在她與現在另一半的相識、相戀、相處上,經歷數10年,他們的親密關係不僅越陳越香,更是時刻閃亮,羨煞諸親好友!
閱讀更多
2023-09-11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面對詭譎的股市,有些投資小白選擇放棄,有些卻又躍躍欲試。前者深怕賠錢。後者急著想賺錢,但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閱讀更多
2023-09-08
林頌凱 醫師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3人有頸椎問題,頸椎病成了全民新疾病!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閱讀更多
2023-09-07
商沛宇
剛到癌症醫院工作不久時,我遇到一位罹患肝癌的二十多歲女孩。女孩一直都很努力地接受治療。有一回,原本預定入院做完幾天化療便返家,沒想到在這段過程中,她的疼痛更加難以控制,人也變得嗜睡。醫師告訴她的父母,這一次的狀況不是很樂觀,或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提醒他們要有心理準備,並建議:「可以開始思考『後面』的事情……」
閱讀更多
2023-09-07
林韋伶
在媒體業工作42年,動腦雜誌前社長王彩雲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有人說,有別的工作比我在動腦,特別是編輯的工作更有趣,那我未免也太沒面子了!」對這個熱愛天天動腦的優秀女性,老天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在2017年、王彩雲64歲時,被診斷出額顳葉失智症,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談起自己結髮46年的妻子, 自責 地反省:「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察覺呢?」
閱讀更多
2023-08-30
唐婧
我們常常以為,「控制」應該是強硬的、粗暴的,然而,原生家庭中有一種控制模式非常獨特,甚至讓人難以覺察,但其威力卻毫不遜色,它就是「軟控制」─父母(或撫養者)用溫柔、充滿愛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控制,孩子如果不服從,就會深受內疚的折磨。很多時候,甚至孩子自己也認同了父母的控制,即使非常痛苦,也會勉強自己去實現父母的意願。
閱讀更多
5/ 24
第 5頁,共 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