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英國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退休後最可怕是錢花完人卻還沒死!離職老前輩教會我的人生智慧:投資並不是選擇,而是生存

tCol 2023-11-08

姜桓國

退休後最可怕是錢花完人卻還沒死!離職老前輩教會我的人生智慧:投資並不是選擇,而是生存

我從2004年開始投資,把能讀的相關書籍和論文都讀過了,我也寫了投資相關書籍,也曾和別人共同翻譯過外國的投資書籍。不久之前,我仍能把投資當成興趣,就算周圍的人對投資沒有興趣,我也不在乎。畢竟,每個人的興趣不可能都一模一樣。

閱讀更多

觀看現場體育賽事超熱血! 研究發現:幸福感大幅提升

tCol 2023-11-06

NOW健康

觀看現場體育賽事超熱血! 研究發現:幸福感大幅提升

民眾保持運動習慣可有益身心外,現場觀看體育賽事能增加社交互動、形成族群認同和歸屬感,也能有助心理健康。根據1項發表於2023年年初《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公共衛生前沿)期刊的研究指出,觀看現場體育賽事可以提高幸福感,並減少孤獨感。

閱讀更多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tCol 2023-10-25

鄭閔聲、何欣潔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證實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閱讀更多

軍公教爸媽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兒女,不一定能回本

tCol 2023-10-17

金美敬

軍公教爸媽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兒女,不一定能回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閱讀更多

邁向美好老後,一定要做好3件事!胡念之醫師:每一個人多活一天,就是多為好好離開準備一天

tCol 2023-10-16

林暐鈞

邁向美好老後,一定要做好3件事!胡念之醫師:每一個人多活一天,就是多為好好離開準備一天

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代表新光醫院、醫師角色來分享,如何擁抱樂齡。

閱讀更多

幸福熟齡論壇/多活每一天,是為瀟灑離開準備多一點!家醫醫師、房屋集團總裁、生醫董事長談智慧照護

tCol 2023-10-11

林暐鈞

幸福熟齡論壇/多活每一天,是為瀟灑離開準備多一點!家醫醫師、房屋集團總裁、生醫董事長談智慧照護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論壇熱烈持續進行中,其中談到精彩人生&智慧照護,邀請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胡念之、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來分享重要觀點,最後與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主持進行精彩對談。

閱讀更多

蛋放冰箱破壞美味?放室溫就好?專家解謎「雞蛋到底要不要冰」:在台灣絕對要「這麼做」

tCol 2023-09-19

翁申霖

蛋放冰箱破壞美味?放室溫就好?專家解謎「雞蛋到底要不要冰」:在台灣絕對要「這麼做」

每每買回一盒或一袋雞蛋,都在思考究竟要不要冰進冰箱,有一說法是放室溫即可,另一則是認為冰起來較保鮮,甚至有 英國 研究報告指出,「雞蛋放室溫與冰箱差不多,所以不需要放冰箱……」真相到底如何?有專家收集實驗數據解答了。

閱讀更多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tCol 2023-09-06

郭美懿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截至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已超過32萬,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更顯示,未來20年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人口,防範失智至關重要。營養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指出,許多人以為記憶力變差沒什麼大不了,但卻可能是「大腦發炎」的警訊,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失智。

閱讀更多

不是已「限定繼承」,為何超過爸爸遺產的債務也要我還?律師勸世:辦理繼承「1動作」不要省

tCol 2023-08-31

李冠和律師

不是已「限定繼承」,為何超過爸爸遺產的債務也要我還?律師勸世:辦理繼承「1動作」不要省

過去常聽到父債子償的故事,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背負父親幾千萬的債務,永無翻身的一天。這件事在民國98年6月10日,民法改成「概括繼承限定責任」(全面限定繼承)後就不再發生了。當時民眾一片叫好,認為是德政。然而律師看過太多誤會此制度的當事人,以為從此限定繼承不用辦,後悔當時沒有辦理拋棄繼承或是陳報遺產清冊(即限定繼承),緣由為何呢?一定要陳報遺產清冊嗎?讓律師說明清楚!

閱讀更多

一輩子都聽媽媽的話,求學、工作、娶妻…醫師悲嘆:眼前一切看似完美無缺,卻沒一樣是我想要的

tCol 2023-08-30

唐婧

一輩子都聽媽媽的話,求學、工作、娶妻…醫師悲嘆:眼前一切看似完美無缺,卻沒一樣是我想要的

我們常常以為,「控制」應該是強硬的、粗暴的,然而,原生家庭中有一種控制模式非常獨特,甚至讓人難以覺察,但其威力卻毫不遜色,它就是「軟控制」─父母(或撫養者)用溫柔、充滿愛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控制,孩子如果不服從,就會深受內疚的折磨。很多時候,甚至孩子自己也認同了父母的控制,即使非常痛苦,也會勉強自己去實現父母的意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