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4
田臨斌(老黑)
太多人花辛苦賺來的錢,買不需要的東西,向不喜歡的人炫耀。—羅傑斯,演員
閱讀更多
2022-05-02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即使全球疫情進入後期,但經濟衝擊仍需要時間消化,尤其供應鏈上還有供不應求問題,使得通膨數據居高不下,因此民眾該如何透過理財降低通膨的影響,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知名團購達人486先生分享,自己每天買十張同一家公司的股票,持續一年多的時間,預計今年可以獲利2500萬,而他投入的金額高達2億更讓網友們驚訝不已,許多人紛紛留言求教學。
閱讀更多
2022-05-01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
編按:新加坡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對外開放、在東南亞地區取消旅行限制,很大程度上已經恢復疫情流行前的日常。不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五一勞動節的談話指出,全球 通貨 膨脹居高不下、各國央行緊縮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他也警告,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衰退。李顯龍說因為俄烏戰爭,為新加坡年初原本抱持謹慎樂觀的新冠疫情復甦前景蒙上陰影:「新加坡人已經感受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新加坡每年因為能源價格上漲,而遭受80億新幣(約454億港元)的打擊。」(原文刊登於2022/4/26,更新時間為2022/5/1)
閱讀更多
2022-04-06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有一個從大企業董事長高位退休的好朋友,最近跟我分享了一個他在第三人生的投資故事。我以為他可能是因為買0050、0056賺了一些錢,所以要謝謝我,或是很後悔沒聽我的話,去買個股卻賠了一些錢,結果都不是。他說,以前買股票都賠錢,所以已經20幾年都沒有碰過股票了。雖然聽過我介紹這兩支ETF(指數型基金),也認同它們相對安全穩定,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所以至今還是不敢再踏入股市。倒是最近聽朋友建議,投資了兩家產業面正夯的新創事業。這些朋友個個都是企業界知名人士,心想跟著投資一定不會錯,而且能和他們一起列名股東,也算是一種榮幸。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在「投資事業」,而不是在「玩股票」,畢竟後者總給人投機的印象,遠不如前者正向。
閱讀更多
2022-03-16
溫國信
要買優質的好股票,就要建立「自選名單」,把那些本質優良的股票列入觀察,平時多關注它們的新聞,等待便宜機會出現的時候買進。如果平時對它們漠不關心,即使機會來了你也不會有信心買進,或是買進後也抱不久。如果價格不夠便宜,那就先觀望,股價是會波動的,買進機會很多,不怕買不到。
閱讀更多
2022-03-11
雨果
如果想在65歲退休年齡時累積到3,000萬元的退休金,從40歲開始只有25年的時間,是否可行?
閱讀更多
2022-03-0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舉世最關心的新聞事件,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地緣政治的危機,當然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不安。財經媒體因而經常訪問專家,希望給投資人一個明確的投資建議。或許你跟很多人一樣,也因此感到非常的焦慮。不過,以下的文章並不是要提出任何預測和建議,而是希望趁此機會,幫助大家檢視自己在面對此一重大利空時,應該具備的正確心態。
閱讀更多
2022-02-18
柏竇.薛佛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就能改善。」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和收入同步提高。你賺得愈多,需求也愈多。事實說明,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閱讀更多
2022-02-07
溫國信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閱讀更多
2021-12-14
蕭婷方
「離開職場後,我固定游泳、練氣功、TRX運動,還學插花;上午寫稿、看資料,沒事就與朋友聚會,許多朋友看到我都說氣色變好。」林奇芬48歲從理財媒體社長「退休」後,將重心從工作慢慢放回自己身上,不僅生活多采多姿,還更愜意自在。她將這樣的生活歸功於48歲前的自己,因為有儲蓄資產、經濟自主了,才能接受現在半退休生活「不穩定」的收入。
閱讀更多
5/ 11
第 5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