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體脂肪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7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tCol 2024-07-16

柴田重信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有人主張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卻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吃早餐好處多多」。現代人不比我們的老祖先,必須一大早出門耕種、狩獵,費心張羅一天的食物,如今我們成天坐在電腦桌前,出門有車代步,就連走路的機會都很有限。因為這樣的生活型態,讓不少人大聲疾呼,一天吃足三頓飯,根本是不合時宜的守舊觀念。

閱讀更多

體重正常竟是「油包肉」?營養師揭隱藏健康危機:4類高風險族群要當心,3招自測+3大改善方法

tCol 2024-07-04

蔡曉萱整理

體重正常竟是「油包肉」?營養師揭隱藏健康危機:4類高風險族群要當心,3招自測+3大改善方法

「油包肉」聽起來似乎是某種令人垂涎的美食,實際上卻是一種潛在的健康危機。現代人普遍飲食不均衡,常常以外食為主並缺乏運動,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迅速, 體脂肪 則急遽累積,造成所謂的「肌少型肥胖」問題,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見。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王盈媗提醒,這種體型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那麼,到底什麼是「油包肉」?為何如此危險?又有哪些人特別需要注意?

閱讀更多

63歲媽「血管年齡」超過80歲!她靠「4個改變」半年瘦7公斤,血壓、膽固醇降回標準值

tCol 2024-03-12

郭美懿

63歲媽「血管年齡」超過80歲!她靠「4個改變」半年瘦7公斤,血壓、膽固醇降回標準值

良好的作息與飲食習慣,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若加上運動,甚至能反轉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等身體狀況,讓「血管年齡」恢復年輕!營養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臉書分享一則案例,有位63歲媽媽有高血壓、肌無力、膽固醇過高等問題,檢查之後更發現血管「老化」程度已超過80歲,「可能沒有幾年就會發生中風!」在醫師勸誡下,這位媽媽戒掉最愛的麵包與精緻澱粉、多食青菜,加上每天活動走路,半年後成功讓血管減齡8歲。

閱讀更多

眼袋、臥蠶別混淆!眼袋讓你顯老態,打勾術助重返年輕

tCol 2024-02-02

NOW健康

眼袋、臥蠶別混淆!眼袋讓你顯老態,打勾術助重返年輕

眼袋下垂讓人視覺年齡顯老10歲,即使每天睡飽飽、精神抖擻,仍常因眼周問題難擺脫疲憊感。如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考慮透過醫美療程來解決困擾。

閱讀更多

冬天手腳總是冷吱吱?恐是「這些疾病」警訊!一篇看懂8大手腳冰冷原因、改善方法、該吃什麼

tCol 2023-12-26

郭美懿整理

冬天手腳總是冷吱吱?恐是「這些疾病」警訊!一篇看懂8大手腳冰冷原因、改善方法、該吃什麼

入冬後天氣轉涼溫差大,手腳冰冷讓人凍未條,甚至凍到晚上難以入睡,或是招身邊人抱怨,究竟在飲食上,可以怎樣改善這情形?營養師指出,有些人即使天氣不冷,手腳一樣冷冰冰,所以也可能是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毛病使然。不過這些幾乎都與血液循環有關,因此飲食上可多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等四大營養素,提升血液循環,也就能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閱讀更多

56歲衛福部司長睡夢中猝死!太太凌晨驚「他全身冰冷」,疑天冷致心肌梗塞…重症醫揭6大危險習慣

tCol 2023-12-22

郭美懿整理

56歲衛福部司長睡夢中猝死!太太凌晨驚「他全身冰冷」,疑天冷致心肌梗塞…重症醫揭6大危險習慣

編按:寒流來襲,全台猝死案例不斷升高,僅上週末(12/16、12/17)全台就有81人猝死,而昨(12/21)日嘉義市更有一名28歲職業軍人從住家出門後突然倒地,緊急送醫仍救不回,初判可能是天氣寒冷,引起心血管相關疾病造成。上月中旬(11/19)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驚傳在睡夢中失去呼吸心跳,得年56歲,死因疑似天冷引發心肌梗塞,同樣引發大眾關注。家中明明是溫暖的地方,怎麼會發生猝死意外?重症醫師黃軒提醒,許多猝死案例往往發生在「臥室、客廳、浴室」,而不是在外頭,呼籲民眾要注意隱藏在生活習慣中的6大危機,居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勿讓猝死意外來敲門。(原文刊載於2023/11/20,更新時間為2023/12/22)

閱讀更多

瘦身10幾公斤,體脂率卻沒變化「難道全瘦到肌肉?」別急!醫師有話要說

tCol 2023-11-30

陳潮宗

瘦身10幾公斤,體脂率卻沒變化「難道全瘦到肌肉?」別急!醫師有話要說

瘦身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事,但我在減重門診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他明明瘦了10幾、20公斤,為何體脂率還是沒什麼改變,難道瘦掉的全是肌肉嗎?

閱讀更多

乳癌年輕化,好發年齡比歐美提早10歲!注意3症狀,莫輕忽男性罹患機率

tCol 2023-09-01

鄭明輝

乳癌年輕化,好發年齡比歐美提早10歲!注意3症狀,莫輕忽男性罹患機率

根據罹癌年齡層的調查統計,台灣罹患乳癌的高峰年齡已下修至40〜50歲,而美國罹患乳癌的高峰期則是在50〜60歲,台灣乳癌患者的平均年齡比美國提早了10歲之多!

閱讀更多

他50後易怒、疲勞、沒性慾…男性更年期敲門!10指標檢測「睪固酮低下症」,防三高上身

tCol 2023-07-27

郭美懿整理

他50後易怒、疲勞、沒性慾…男性更年期敲門!10指標檢測「睪固酮低下症」,防三高上身

52歲的黃姓銀行經理,最近感覺上班注意力不能集中,開會時變得易怒罵人,下班後看電視會打瞌睡,腰圍變粗,性慾下降很多。黃先生驚覺是否罹患男性更年期?前往泌尿科求診後,檢查證實他的睪固酮濃度為285ng/dL明顯偏低,經過泌尿科醫師的藥物治療和衛教,改善了男性更年期症狀,順利找回青春活力和自信心。

閱讀更多

長者最怕骨刺、骨鬆和關節炎!醫:從日常預防保養做起

tCol 2023-07-03

NOW健康

長者最怕骨刺、骨鬆和關節炎!醫:從日常預防保養做起

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以及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共同於6月初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發副院長陳志華醫師以「樂齡族骨頭關節健康保養」為題進行演講,讓年長者對保養骨骼的健康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