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朋友

顯示第 2112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把牌帶回家,竟被父親威脅打斷手!他因1件事體悟:爸爸不僅是嚴厲言教,更是以身作則的身教

tCol 2024-07-31

林永勝

把牌帶回家,竟被父親威脅打斷手!他因1件事體悟:爸爸不僅是嚴厲言教,更是以身作則的身教

老爺爺拿著一支小小的彩色布旗從屋裡走了出來,將旗子插在門口右側的旗座上,老婆婆也跟在他的身後走到門外,伸起微顫的右手指了指旗子,老爺爺伸手將旗面撐開,看了一下,又將整座旗子往右移了一步,老婆婆點了點頭,隨即兩人便轉身走進雜貨店裡。等待號誌切換綠燈的十字路口前,遇見轉角在地雜貨店的這一幕,看著儀表板上閃爍的數字時鐘,距離約定前往波佐見觀光會館的時間還有一點空檔,一時興起打了左轉方向燈,掉轉車子停在店門前的停車格。

閱讀更多

40歲時坐爸爸機車後座,讓他為我擋風無比幸福!他背後透到我胸前的體溫,是溫暖我一輩子的溫度

tCol 2024-07-31

林永勝

40歲時坐爸爸機車後座,讓他為我擋風無比幸福!他背後透到我胸前的體溫,是溫暖我一輩子的溫度

「由布院之森」,九州最受歡迎的觀光列車。清晨博多車站的月台上,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與列車合照。接近發車的前一刻,駕駛艙前依舊是長長一列等待合影的人龍,直到站務員的登車廣播聲響起,才匆忙地跳上車廂。列車一開動,乘務員仔細地介紹著車上的各項設施及沿途風景,乘客們又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精美的鐵路便當來拍照。每個人都難掩心中興奮的情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乘務員的解說,並沒有太多人在意。

閱讀更多

聽力受損竟成失智症最大風險!研究:65歲以上中重度聽損者,失智機率高61%

tCol 2024-07-31

理查‧瑞斯塔克

聽力受損竟成失智症最大風險!研究:65歲以上中重度聽損者,失智機率高61%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閱讀更多

感到焦慮不是你的錯!剖析童年創傷、現代壓力如何加劇焦慮,學習4方法應對,重拾內心平靜

tCol 2024-07-30

葉庭均

感到焦慮不是你的錯!剖析童年創傷、現代壓力如何加劇焦慮,學習4方法應對,重拾內心平靜

目前雖然很難有確切的定論來說明焦慮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但研究已經確認了不少因素,能增加其發生的機率。我們兒時那些造成明顯身心創傷的個人經歷,在心智未完全發育的年幼時期所遭遇的創傷,往往會對之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5招教你立即擺脫「被看不起」困境!秉持「強者不與人做無謂之爭」精神,以無懈可擊態度予以因應

tCol 2024-07-30

有川真由美

5招教你立即擺脫「被看不起」困境!秉持「強者不與人做無謂之爭」精神,以無懈可擊態度予以因應

有些人會對那些他們認定不如自己的人,採取輕蔑的態度。我也曾經有過「咦?這個人擺明了就是瞧不起我吧?」的感覺,例如,對方爽約、態度很糟、以粗魯的言語攻擊......等。如果蔑視你的是同事,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天天要打照面的人,你一定會覺得痛苦不堪吧!我有個 朋友 幾乎每天都會被一位資深女性主管故意在大庭廣眾下責罵,甚至還羞辱他:「你真是臭死了!」這種行為已經是嚴重的職場霸凌了。

閱讀更多

別再說「振作點」,恐讓對方感到孤單、被誤解!盤點憂鬱症發作時,患者可能出現的5個情緒

tCol 2024-07-26

多琪.柯恩

別再說「振作點」,恐讓對方感到孤單、被誤解!盤點憂鬱症發作時,患者可能出現的5個情緒

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空虛、無聊等不適的情緒,但不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經歷到這些情緒時,我稱之為「沮喪感」(the blues),它雖然很擾人,但終會過去。憂鬱症的類型很多,但跟沮喪感完全不同。憂鬱症的發作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患者會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閱讀更多

緣分並非持續不斷,而是循環!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某些人離開,或結束關係了,也可能從中獲得成長

tCol 2024-07-26

有川真由美

緣分並非持續不斷,而是循環!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某些人離開,或結束關係了,也可能從中獲得成長

有個 朋友 告訴我:「好像很多人聽到『緣分』這個詞都會覺得是一種壓力。」在現代社會,人們能與各式各樣的團體交流,藉由社群網路與許多人產生連結,如果我們試圖珍惜所有與我們有緣相遇的人,那麼很快就會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能力範圍,讓人際關係成為負擔。

閱讀更多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衛福部3次免費心理諮商8月起「15至45歲適用」:如何申請、條件一次看

tCol 2024-07-21

黃明惠 整理

「三明治世代」壓力大!衛福部3次免費心理諮商8月起「15至45歲適用」:如何申請、條件一次看

衛福部繼去(2023)年針對15至30歲年輕 朋友 ,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再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向上延伸至45歲,盼能給予青壯世代更多心理支持與陪伴,而中央各部會也會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機會,推出時短短一個月就近乎額滿,顯示政策「投對藥」;今年8月1日起上路的「15到44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計投入3.36億元,同樣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哪些機構可申請免費心理諮商?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8大QA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醫師娘留下3千多萬,「退休金都準備了」卻死於淋巴癌…華爾街操盤手:真正的財富不只是數字

tCol 2024-07-18

闕又上

醫師娘留下3千多萬,「退休金都準備了」卻死於淋巴癌…華爾街操盤手:真正的財富不只是數字

上個月,華爾街知名操盤手闕又上收到電郵,邀請他參加一位女士的追思會。他一開始以為是名字相同的其他人,但打開電郵一看,才發現這是由他的日本友人A醫師的兒女們聯名寫的。他們的母親不幸前幾天過世,而這位女士剛好是他去年還通過電話的日本友人。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闕又上深感,「健康」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財富之一。當我們忙於賺錢、投資和追求物質享受時,我們經常忽略這個無可替代的資產。不論有多少財富和成功,如果失去了健康,一切都顯得不那麼重要。所以,當我們思考資產配置時,不僅要考慮股票、房地產和其他金融產品,還應該重視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才是真正全面的資產配置。

閱讀更多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tCol 2024-07-15

黃靖文

享受樂活人生,從老後斷捨離開始!暢銷作家連自己的書都丟,楊賢英:你的光輝、回憶,子女不會懂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