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內科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0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tCol 2023-09-06

郭美懿

開會時腦袋一片空白!50歲男突記憶力喪失…醫揭4習慣害失智:出現這症狀是「大腦發炎了」

截至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已超過32萬,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更顯示,未來20年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人口,防範失智至關重要。營養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指出,許多人以為記憶力變差沒什麼大不了,但卻可能是「大腦發炎」的警訊,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失智。

閱讀更多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tCol 2023-08-30

郭美懿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明明知道隔天早上7點要起床上班,但睡前躺在床上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繼續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累了一整天,即便是沒有事做,依舊捨不得睡覺。如果有這些現象的話,極有可能是產生「睡眠拖延症」的生理現象。

閱讀更多

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水腦症3大警訊1次了解

tCol 2023-07-05

NOW健康

長輩記性變差可能不是失智症!水腦症3大警訊1次了解

許多人會認為老人家記憶力變差、走路經常跌倒是身體老化的現象,更會將其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畫上等號,但事實上,長輩有可能是因罹患了水腦症,才會使腦部無法正常運作,而出現上述症狀。究竟水腦症是什麼?跟失智症有何不同?台中長安醫院朱彥澤醫師將帶你一起了解水腦症的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以利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閱讀更多

情緒低落、便祕、嗅覺變差都是巴金森病警訊!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06-21

照護線上

情緒低落、便祕、嗅覺變差都是巴金森病警訊!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這樣多久了?」醫師問。「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閱讀更多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06-21

照護線上

頭暈目眩、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多發性硬化症警訊與治療策略,神經科醫師圖文解析

「可能睡一覺醒來,就突然變得視力模糊、肢體無力、手腳發麻,讓人沒辦法正常上班、上課,生活大受影響。你可以想像,多發性硬化症會對患者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內科 張國軒醫師指出,「幸好現在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能夠減少復發的機會,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便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放完假大家都走了,只剩我孤伶伶!長輩情緒暴躁、失眠憂鬱…心理師教5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tCol 2023-06-20

郭美懿整理

放完假大家都走了,只剩我孤伶伶!長輩情緒暴躁、失眠憂鬱…心理師教5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端午連假將至,不少人把握假期返鄉或出遊,不過長假過後,不少人都會出現「收假症候群」,需要一些時間調整情緒。但你可知,面對收假後家中突然空曠安靜,長輩也會有所謂的「收假症候群」,導致情緒低落或暴躁、作息紊亂等。心理師提醒,可以從5方面協助長者調整情緒,幫他們「收心」!

閱讀更多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逆轉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tCol 2023-06-14

趙閎毅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逆轉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想不起來別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鑰匙、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每個人的記性都可能「凸槌」,會是失智症嗎?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閱讀更多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tCol 2023-06-09

NOW健康

糖尿病、高血脂恐釀血栓風險!醫師教促進末梢血循防憾事發生

糖尿病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依據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患者又常伴隨高血脂,一旦未將血糖、血脂控制好,不僅容易出現手腳麻木冰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後續恐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等合併症。

閱讀更多

「媽媽不認得我了」!母硬撐到婚禮後病情惡化…林志玲淚訴:想用很多日子,換1天讓她記得我

tCol 2023-06-02

胡肇芳、郭美懿整理

「媽媽不認得我了」!母硬撐到婚禮後病情惡化…林志玲淚訴:想用很多日子,換1天讓她記得我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2019年與「國民姐夫」AKIRA結婚,婚後育有1子,家庭生活低調幸福,但近日她上作客好友蔡康永主持的中國節目《眾聲》,訪談間被詢及「人生中最想回到的一天」時,林志玲卻突然淚崩表示,媽媽現在已經不認得她,想用很多的日子去換媽媽還記得她的一天,讓她可以好好地陪伴母親。由於林志玲母親吳慈美早前傳出罹患阿茲海默症,消息從未獲得證實,究竟何謂「阿茲海默症」,有哪些前兆?又要如何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閱讀更多

巴金森病手指操:兩側手指頭有這2種不一樣,就要盡快至神經內科檢查

tCol 2023-06-01

照護線上

巴金森病手指操:兩側手指頭有這2種不一樣,就要盡快至 神經內科 檢查

「醫師,我一天得吃6次藥,應該怎麼辦?」65歲的李先生苦惱地說。那是一名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病人,轉診到我的診間時,已進展到第4期。奇美醫院 神經內科 楊浚銘醫師指出,病人原本使用左多巴胺,但是藥效波動的狀況很明顯,剛服藥時還可以正常活動,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很僵硬,甚至動彈不得。我們的目標是減少他的服藥次數,並盡量維持跟之前一樣的動作流暢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