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賴佩霞
有些人會陷入一定要對方改變,事情才有解的迷思中。所以,他們往往會覺得,如果提出來的請求不能像命令般那麼立竿見影,溝通還有什麼意義呢?
閱讀更多
2020-05-09
小虎文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沒有辦法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而並非只是『附加價值』罷了。如果父母親可以意識到這件事,中年、老年後願意改變,不要用『外在條件』來衡量子女,關係會好很多。如果你看重的是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他做了什麼事,你就會感到幸福。
閱讀更多
2020-04-14
池谷敏郎
乙型類澱粉蛋白的蓄積將引起輕微發炎,當發炎持續,神經細胞就會壞死。最終導致腦部萎縮,演變成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0-04-09
洛桑加參醫師
行走人世間,我們既是演員 ,也是導演。若對自心掌握度很低,那常常就只能被動地照著潛意識、集體意識演出,常常會覺得很煩惱、很困擾。但如果懂得運用心的力量,那你就可以隨時、隨地、隨你喜歡地創造出精彩的劇情。
閱讀更多
2020-03-09
邱子瑜
消沉,以年為計。不知道如何治療,四處求醫未果,不知道身體怎麼會變這樣,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連好好坐著上廁所都無法的日子,實在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也欠缺人生計畫,心情總是起起伏伏的。通常在太難過、感到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到台北的龍山寺去跟菩薩說說話。
閱讀更多
2020-02-25
林芷揚
75歲秦爺爺年輕時經常抽菸喝酒,上了年紀後,因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固定在胃腸肝膽科門診追蹤、服藥,十多年來狀況相當穩定。沒想到,日前回診時發現食道異常,檢查後確診是早期食道癌。
閱讀更多
2020-02-20
華人健康網
從菜市場回來,才發現忘了買蘿蔔;打開家門,才想起沒有順路買鮮奶;昨天剛講過的事情,今天又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複述一遍……諸如此類的情節,在你身上常常上演嗎?這些是失智症症狀嗎?年紀大了,該怎麼減緩記憶力衰退?常常忘東忘西,到底是不是失智症症狀,以後會不會得老人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0-01-17
江坤俊
肌肉缺少症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有肌少症的老人日常生活常常會受到限制,久了就會有心肺疾病。因為不愛活動,憂鬱症的發生率也會提高,更可怕的是,因為肌肉無力,老人家常會跌倒,萬一同時有骨質疏鬆,骨折的機會就很高,特別是髖關節,一旦骨折,一年的死亡率就有20%。
閱讀更多
2020-01-17
江坤俊
大家都小看肌少症的問題,肌少症第一個影響的就是下肢行動受限,當你不能行走太遠或是只能躺著時,很快就會出現失能、憂鬱的現象,加上肌肉量少、基礎代謝率低,更容易患有三高和肥胖的問題。因此,我們發現肌少症跟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非常有相關性。
閱讀更多
2020-01-16
瓦爾特‧隆戈
在沖繩,我聽說那裡的漁夫從來不退休,而且親眼看到一名年過九十的女性每星期有好幾次頭上頂著個大瓶子跳舞。在卡拉布里亞大區,我聽著一百一十歲的卡魯索告訴我,他以前如何每天走路到「橄欖園」,還有他和那些擁有橄欖樹的人如何努力工作。而在加州的羅馬林達,那些長壽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的信徒以大量的運動聞名,包括快走和上健身房。當布特尼請教那些非常長壽的哥斯大黎加人長壽的祕訣時,發現他們一輩子都以體力工作為樂,而當他請教以長壽著名的薩丁尼亞牧羊人長壽祕訣時,發現他們每天至少在山區上下來回走五英里。什麼樣的運動最有利於健康長壽?就是那個你樂在其中並且可以融入你日常生活中、可以持續地做到你一百歲或更老的時候的運動。百歲人瑞長壽重點1.每天快走一小時。2.即使必須走許多階的樓梯,也要避免搭手扶梯和電梯。3.週末盡量走路到很遠的地方(避開空氣汙染地區)。4.每週從事中強度運動一百五十分鐘到三百分鐘,其中搭配一些激烈運動。5.進行重量訓練或無重量運動以強化肌肉(搭配重量訓練之後攝取三十公克的蛋白質)。
閱讀更多
11/ 17
第 11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