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李維文
「斷捨離」能否生效,取決於是否立刻開始行動,如從刪掉第一個不再有交集的聯絡人開始。
閱讀更多
2020-09-29
謝蘭舟, 馬銀春
不要因年齡越來越大而向人生做出更多的妥協,要相信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再來。在人生的倦怠期、困惑期和衰老期,都要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當你認為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很多年輕人才能做到的事。
閱讀更多
2020-09-28
謝蘭舟, 馬銀春
幸福是人人都追求的,成功也是人人都渴望的。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把成功和幸福的關係理解得很簡單,即成功了才有幸福,不成功就沒有幸福。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成功固然重要,但它並不等於幸福。更有些人將全部幸福寄託在成功上,認為只有成功才有資格幸福,其實,這種人是難以得到幸福的。要知道,幸福是生命的目的,成功是生命的驛站。
閱讀更多
2020-09-15
今周刊
我鼓勵各位展開「大人的周末創業」。以下有一部分是專門提供給大人的建議,與一般周末創業的建議不同,敬請留意。
閱讀更多
2020-08-28
小川叔
如果人生每十年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的話:11~20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學習和嘗試;21~30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得到和追逐;31~40歲,我的人生關鍵字是獲取和擴張。那麼,我給40歲之後的十年關鍵字是:失去和放下。
閱讀更多
2020-08-25
高原
人們普遍討厭保守和偏執的人,和他們成為朋友非常痛苦,就像韋恩對賈伯斯的批判:「他是天才,但不是讓人舒適的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證自己和朋友的價值觀匹配,大家的思維模式是近似的,互相不存在重大的思想、政治和價值取向的分歧。在雙方的相處中,就容易獲得親密、同時舒適的狀態。
閱讀更多
2020-08-21
成毛 真
至今我仍與學生時代的好友們來往,同時卻也感受到愈是上了年紀也有著愈多的「可惜之人」。當我在高爾夫球場看到用命令口氣對桿弟頤指氣使的朋友,才知道原來他已經變成「可惜之人」了。如果他連對家人都是這種態度,想必也已經被討厭了吧。
閱讀更多
2020-08-19
邱天助
我們從一出生就註定開始變老 但變老並不意味著衰敗及陳舊,而是擁有更多變化的嶄新機會和可能。法國心理治療師瑪麗·德埃內澤(Marie de Hennezel)出版《防止身體生鏽,保持內心的熱情》(The Warmth of the Heart Prevents Your Body from Rusting, 2012)一書,裡頭受訪者都是具有熱忱的老年人,好奇、能喜、能驚、會學習、會思考,保有感官能力。她認為就算身體嚴重退化,這一切都還是能夠保存下來。
閱讀更多
2020-08-18
陳彥琪
一個做媳婦的最高境界──原來你也可以擁有不喜歡對方的權利,但不需用攻擊、貶損對方的方式與之抗衡,而仍能堅定的保有自我,自在的做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8-06
阿飛
東野圭吾在《嫌疑犯X的獻身》寫道:「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個人。」是啊,任何人的存在都有其意義。即使你感到孤獨,或是感到被否定,但,你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不可抺滅的意義。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