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謝宜珍
無法說「不」的人,其實活得很辛苦,他們都懂得尊重別人,卻忘了尊重自己;只會顧慮到別人,卻對自己的需求退讓。但是,當我們委屈自己,去滿足別人時,就會一直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錯過想做的事,最後一定會讓情緒不斷的累積,如此一來,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他人。
閱讀更多
2020-05-06
謝宜珍
疾病會透過身體來告訴我們:注意這裡!來看看這裡出了什麼問題?身體只是意識的一面鏡子,疾病要我們去看到內在不和諧的地方,當我們知道問題所在,就能修復它、重返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5-06
謝宜珍
所謂認識自己,就是先從思維開始,察覺自己腦中錯誤的、不適用的信念,並釋放對自己的批判,例如:我很差勁、不夠好、不值得、害怕錢不夠用等等。然後轉化信念:我已盡力,下次會做得更好、我夠好、我值得擁有、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足夠的金錢......等等。
閱讀更多
2020-05-01
小虎文
熟年要住得好,千萬不要「等到老了再說」!長期擔任居家生活書籍的採訪記者林黛羚說,中年是重要的關鍵預備期,否則等到60歲、70歲後,可能已經沒精力與設計師打交道,或是口袋不夠深,已經沒有預算再投入裝修了。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過去我們都將「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奉為圭臬,拿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但現在,我們必須接受「金錢就是時間」(Money is time.)這句新的至理名言,改用金錢去換取時間。深入了解之後才會發現,其實幸福的人一直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3-27
雪兒Cher
老實說,年輕時沒想過過了35歲,這把年紀還是單身一個人,此時終結了20幾歲不切實際的幻想,退卻了跨入30歲初老的恐慌,就準備踏入40這個關卡,以前會很期待有人來終結單身,隨著時間,慢慢不期待非要有一個人牽著雙手過完終老,不小心適應「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0-02-26
東販編輯部
這時代,特色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今天就跟著我們的腳步一同前來拜訪,這5間隱身於台北巷弄間的神秘咖啡館,找尋屬於自己的心靈角落。
閱讀更多
2020-02-25
今周刊編輯部
目睹生命脆弱激勵守護使命「看見這裡的匱乏,總是想起過去的自己,就覺得我其實是很 富足 的!」魯瑪夫多次目睹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了父親,只能喝米湯或黃豆水,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死亡。孩童生病時,沒有藥品,只能使用刮痧之類的傳統療法,幼小的身軀被刮得全身紅腫,疼痛得哭鬧不停,但母親也只能緊緊抓住他,繼續為他「治病」。「每看到一個羸弱無助的生命,我們的心就彷彿被抽打一下,也再次提醒自己要如《聖經》所說『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守護難民。」
閱讀更多
2020-02-21
湯姆.柯利, 麥可.雅德尼
根據杜克大學2006年的研究,我們的日常活動、思考和做出的選擇有40%或更多都是習慣,而我們帶到成年生活的大部分積習則都是學自父母、老師或環境。
閱讀更多
2020-02-07
謝可慧
希望你的善良不是因為愚蠢,而你也要保護自己不因為善良而受傷。聰明是一種能力,善良是一種選擇。我們總要為了自己,慢慢成長,讓所有的善良都讓自己豐滿,而非血肉模糊。
閱讀更多
10/ 13
第 10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