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雪兒Cher
沒有跨不過去的關卡,只有跨不過去的自己,千萬記得一定要好好想辦法跨越,每一個改變都能創造另外一個出口。我會很好,不管怎樣,一個人,我都可以很好,只要我好,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閱讀更多
2020-09-24
世野一成(Issei SEYA)
作者世野一成(Issei SEYA)為現役日本投資家。以美國不動產為中心建立資產,目前年間固定收益超過3億日圓。 學生時代從打工認識的友人手上買下一間公司,卻因被欺騙而負債約2千萬日圓。清償完之後,很幸運地在飲食事業與不動產事業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在創業的同時,他也開始投資不動產,累積屬於自己的資產。後來,他受到外資投資公司的委託,一同合作收購日本的不良債權,以「禿鷹」的身分活動14年。 目前的他利用投資累積資產,也為了要運用他手中的資產,來回日本與世界各地。他的人脈極廣,也會提供演藝人員或企業界的人一些投資建議。
閱讀更多
2020-09-24
周維麗
最近有個朋友常常跟阿豪借錢,阿豪向來是個熱心的人,朋友有難一直都是義不容辭、仗義相助,所以他很快就答應借出一萬元,可是朋友卻執意要三萬元才行,這讓阿豪很為難,因為他不只要還房貸、車貸,加上自己的母親最近生病住院也花了很多錢,能夠出借一萬元已經是他的 極限 了。
閱讀更多
2020-09-22
田中千繪
你有沒有聽過「毒母」?我是這幾年才知道原來有這樣的單字,應該算是新的名詞吧?我們的語言隨著時代的變化就會出現新的字詞,也會反應當時的社會流行和現象,知道原來有了「毒母」這個新的字詞時,我感到無比心安。你和母親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像朋友還是像閨蜜?還是像敵人?還是……?我發現和母親之間有一些問題的存在,不過是才幾年前的事情。
閱讀更多
2020-09-03
李佳蓉
乍看之下,是因為這些父母太溺愛孩子,才造成孩子「啃老」,其實不然。我認為,這些父母愛自己勝過愛孩子,太害怕孩子背棄他們,於是透過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金錢需求,希望孩子一直愛他們。
閱讀更多
2020-08-26
楊雅馨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8-06
松浦晋也
退化的腳力,尿失禁的量增加,三番兩次在廁所排便失敗—由於衰老和阿茲海默症一起惡化,二○一六年秋季母親變得衰弱,照護起來更勞心勞力了。進入十月以後,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暴食狀況也再次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7-21
上野千鶴子
我之所以研究照護相關問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否則就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品質。以下是依據我研究成果所整理出來,如何能享受良好照護服務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受照護者應具備的十大素養。
閱讀更多
2020-07-15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醫師李豐,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10/ 18
第 10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