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4
林芷揚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20-04-21
林芷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可是,如果一整天放屁臭屁症狀頻頻,可就一點都不有趣了!近來,網路上更流傳:「常放臭屁,恐是大腸癌症前兆」的說法,引起網友熱議,真有這麼一回事嗎?且聽專家完整解析4種放屁症狀,如果出現「腫瘤阻塞」連環屁情形時,就要小心這樣的放屁情況,已是大腸癌症後期患者!
閱讀更多
2020-03-09
林芷揚
一名90歲老先生長期便祕,家人以為只是因為上了年紀、腸道退化,多年來都用軟便劑幫老翁「打通關」。沒想到,老翁就醫檢查後才發現,造成他便祕的禍首竟是大腸癌。
閱讀更多
2020-02-12
林芷揚
大腸癌是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台灣每年新增加約1萬5000名大腸 直腸癌 患者,約有5800人死於大腸癌,成為不容忽視的疾病。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同時也伴隨各種不同的副作用,有些病友因此難以繼續接受治療。此時,建議可配合中醫治療減緩副作用,以順利完成西醫療程。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2020-01-07
華人健康網
在維生素界有「陽光維他命」之稱的維生素D,不僅是維持人體正常及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也是具有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除了許多長期不明原因的疼痛、大腸 直腸癌 、乳癌、食道癌、口腔癌、胰臟癌等,可能與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有關之外,維生素D缺乏,也會影響男女性生殖能力,以及與釀成肥胖、減肥不易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致力推廣大腸 直腸癌 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
閱讀更多
2019-12-27
彰基院訊
硝酸鹽(Nitrates)是蔬菜和馬鈴薯的成份之ㄧ,也是一種食品添加物。硝酸鹽和食鹽混合可成為醃肉的醃汁,常使用在醃製臘肉、香腸、培根、火腿、熱狗。雖是古老的製作方式,但最近才了解火腿中的「硝酸鹽」有特殊的抗微生物特性,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有預防食物中毒的好處。
閱讀更多
2019-12-23
彰基院訊
李先生是一位剛退休的大學教授,由於之前教的是化學系,平常就很注意自己的飲食。不僅自己很少外食,在家裡吃的也是無毒的生機食品;最近幾年以來,因為食安問題事件頻傳,加上衛生福利部的公布資料,大腸 直腸癌 的發生率已經連續多年都是排行榜第一名,李先生索性改吃素,決定再也不碰肉食!
閱讀更多
6/ 15
第 6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