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賈德森.布魯爾
心理學家及治療專家發展出數種戒除壞習慣的策略,從焦慮、暴食到拖延都有。然而,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通常取決於個人的基因組成。幸運的是,現代科學可以解答某些古老方法是如何整合舊大腦和新大腦,並打敗壞習慣(無論你在基因方面運氣如何)。不過,首先讓我們回到前面說過的大腦模型。記得嗎?舊大腦會幫助我們生存。除了獎勵型學習,它還有另一招:盡快將學會的東西變成「肌肉」記憶。換句話說,大腦的結構就是要形成習慣,這樣才能把空間清乾淨,用來學習新事物。
閱讀更多
2022-05-15
梅姬LU
「別人一誇讚我,一旁的他就要吐槽!」明明愛意濃烈的兩個人卻能吵到厭惡彼此,我倒抽一口氣,急著想幫忙澄清,只因這誤會我太熟悉。
閱讀更多
2022-05-13
謙卑詩人
「盤點」一下我們身旁有哪些人,絕對是明智之舉。不管是親戚、朋友、泛泛之交還是同事,若非善類,斷絕來往吧!
閱讀更多
2022-05-06
J小姐
我媽是那種下樓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齊的女人。在我十二歲時,我媽和我爸離婚了。我媽覺得我爸雖然人很好,但是兩個人個性不合,沒辦法繼續相處。在外婆眼裡,她的女婿高大英俊,不僅能賺錢,還孝順顧家,反而是女兒任性自私,不考慮孩子和父母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22-05-04
蘇絢慧
你若是真實地回看、檢視關係,就會發現過去曾經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甚至一廂情願地付出,最後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並不是詛咒,而是邏輯,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奮不顧身地把自己投入在一段關係中,這種過度投入及過度付出,勢必早晚都會 能量 耗盡,不論身體或是心理 能量 ,都會因為沒有補給而開始耗竭虛弱。
閱讀更多
2022-04-30
白櫻
導演李安的次子李淳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在美國長大,但爸媽的價值觀「很台灣」,兩代之間難免有衝撞。特別是自己從小崇拜父親,喜歡的音樂、漫畫、電影類型「完全學他」。但面對導演爸爸李安的缺席,李淳也坦承小時候比較不會體諒,甚至出言頂撞。那麼打造「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和《飲食男女》的大導演李安,又是怎麼看待親子關係?(原文刊登於2019/11/25,更新時間為2022/4/30)
閱讀更多
2022-04-29
陳立川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但假如一直追求靈魂問題而忽略肉體需求,難免也會早死。
閱讀更多
2022-04-29
鄭教暎
「衣襟」指的是上衣的前襟,若前襟太寬,就容易覆蓋其他衣物;在韓國,就用「衣襟很寬」來形容喜歡多管閒事的人。這句話聽起來不怎麼討喜,特別是對主婦的偏見,就經常使用「衣襟很寬」、「裙襬飛揚」這樣的負面描述,來影射主婦碰到別人或自己的事,總會不知輕重想插嘴干涉的特性。
閱讀更多
2022-04-28
莎莉夫人(Ms. Sally)
我的好友曼麗在她的人生攀上了事業高峰後的半年,在一次公司例行體檢時發現自己罹患癌症,那年她四十五歲。看到報告後,她拿出媒體人處理新聞的果斷作風,火速地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單身的她,為了不讓獨居的母親擔心,聘僱了一位臨時看護,從手術到後續化療,都由這位看護在一旁陪伴照顧她。
閱讀更多
2022-04-25
吳宜勲(老吳)
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上班、通勤、睡眠,就耗費一天中70%以上的時間,再扣除吃飯、洗澡與家庭時間等,實際上可以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剩不到10%的時間(約2個小時)。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