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郭美懿
本土麻疹爆出今年首起群聚,疾管署表示,一位30多歲男性醫護人員工作時接觸到2/19發布的麻疹個案,2/24陸續出現頭暈、咳嗽、紅疹等症狀,27日由院方通報確診,目前居家隔離中。這位 護理人員 曾於1/22下午到桃機第二航廈美食街、1/25晚間至新北中和的梁家米粉湯用餐。疾管署提醒,曾在相關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若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與衛生單位聯繫。
閱讀更多
2023-12-22
郭美懿整理
編按:寒流來襲,全台猝死案例不斷升高,僅上週末(12/16、12/17)全台就有81人猝死,而昨(12/21)日嘉義市更有一名28歲職業軍人從住家出門後突然倒地,緊急送醫仍救不回,初判可能是天氣寒冷,引起心血管相關疾病造成。上月中旬(11/19)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驚傳在睡夢中失去呼吸心跳,得年56歲,死因疑似天冷引發心肌梗塞,同樣引發大眾關注。家中明明是溫暖的地方,怎麼會發生猝死意外?重症醫師黃軒提醒,許多猝死案例往往發生在「臥室、客廳、浴室」,而不是在外頭,呼籲民眾要注意隱藏在生活習慣中的6大危機,居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勿讓猝死意外來敲門。(原文刊載於2023/11/20,更新時間為2023/12/22)
閱讀更多
2023-11-16
林靜君談心室
生前的整理,要怎麼開始著手呢?每個人都可以有專屬獨特的做法,我比較庸俗的以「有價」、「無價」做大分類。
閱讀更多
2023-11-02
吳秀樺, 林惠君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閱讀更多
2023-09-18
莊宜芳醫師
9月21日為國際失智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失智12大危險因子,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空氣汙染。這些危險因子綜合起來可以解釋達40%失智的成因與風險,其中聽力喪失占8%,排名第1。
閱讀更多
2023-09-17
優照護
陳家阿嬤下個月就要做90大壽了,鄉下親戚紛紛打電話來跟她道賀,並且要包車上來台北參加壽宴。認識的人都說她長壽又好福氣,不但子孫滿堂,個個都有不錯的成就,現在跟二兒子一起住在信義區的豪宅裡,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她念念不忘卻是以前在鄉下的日子。
閱讀更多
2023-07-21
許峰源
如果今天我們要去探病──對方四十多歲,事業經營正成功,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末期,老婆帶著四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只有三歲。今天我們要到安寧病房去探望他,請問,我們應該對病人說些什麼?對家屬及孩子們說些什麼?我們自以為的好口才派得上用場嗎?
閱讀更多
2023-01-05
郭美懿
住在北投的林奶奶,原本習慣每天到公園做運動,但入冬以來老是下雨,近日氣溫又驟降,家人擔心她出門危險,也怕疫情又起,要林奶奶在家休息。而疼愛的阿孫上了國中,也不再需要阿嬤接送上學,使得林奶奶變得越來越少出門。最近遠嫁高雄的女兒回娘家探望,想帶林奶奶到陽明山走走,不料才短短2個月,不到70歲的林奶奶已經走不太動,甚至從椅子上起身也變得困難,讓女兒擔心不已:「怎麼2個月不見,老人家就走不動了?」
閱讀更多
2022-12-30
數位內容部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安養照護和身心樂活都將成為重要課題,新光健康管理公司與今周刊今(30)日再度攜手舉行《擁抱熟齡Ⅲ 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而政府推出的長照2.0計劃,對於未來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將會打下基礎,提供所有國民更強健的老後生活支撐,且透過科技與醫療機構的協作,將打造更為高齡友善的環境。
閱讀更多
2022-12-17
謝冠賢, 李淑芬
阿珍是我研究所同學,開朗熱情,是班上的開心果,工作受 COVID-19 疫情影響,無法帶團出國旅遊,兼因父親長期住在安養院,有龐大醫藥費需支付,經濟突受困頓。有一天同學聚餐時,有感而發,與我分享她的內心故事:
閱讀更多
2/ 9
第 2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