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吳錫昌
小孩子得不到糖果時會用哭鬧來表達,長大後,當無法滿足或得不到所要時,我們雖然學會壓抑情緒,但那種失望的感覺仍然是存在的,只不過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且陰魂不散地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我們都害怕威脅幸福的一切可能,那是潛藏在意識表面之下的,對於一個長期處在照顧壓力下的家庭,那是一種恐懼感,對於變化和失去擁有的恐懼。對於照護者和被照護者,所謂的正念可以幫什麼忙?
閱讀更多
2020-08-07
崔柔里
從四十多歲開始,我明顯感覺到了老化。「該怎麼做才能老了也依然美麗?」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奧黛麗.赫本年紀比伊莉莎白.泰勒大,卻比她美;即使總是穿同樣的衣服,臉上有皺紋且掉髮,賈伯斯依舊很有型。沒有把白髮染黑反而更帥氣的康京和外交部長、本人比舞台上華麗的樣子更美麗的小妖精李孝利,從他們身上,我找到了上了年紀依然美麗的祕訣,也讓我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0-05-18
吳錫昌
正念教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去活在當下的每一瞬間,去接受與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刻。從早上起床,感受到晨曦的光影,睜開雙眼看到周遭的色彩,感受到親愛的人仍在身旁,就在此時此刻,你已擁有幸福的一切。
閱讀更多
2020-05-04
山女孩Kit
每次到了九月,紅楓黃葉的季節,我就會上山。我是因為媽媽開始爬山,我也許不敢經常想念,但從未停止愛。很想告訴她,我有好好用力呼吸著。困難的事情沒有消失,但我不會再給自己縱容的理由了。
閱讀更多
2020-03-01
朝田隆, 藝術造形研究所
過去醫界認為失智症無法改善,但隨著研究技術日新月異,可望改善失智症的方法愈來愈多。本書作者朝田隆醫師長年擔任臨床醫師,在第一線研究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並認為素描可紓解壓力、集中注意力、 改善健忘。
閱讀更多
2020-01-06
微笑台灣編輯團隊/高嘉聆
在屏東騎單車還有一個便利之處,無須自行搬運、攜帶,市區就有不少公共自行車Pbike的據點,前三十分鐘免費騎乘,甲地租乙地還,想停就停,自由自在,出了火車站就能租借,實踐減碳的旅行台灣。
閱讀更多
2020-01-02
林靜君談心室
去年,當時尚在高中就讀的女兒拿《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推薦我看。一口氣讀完之後,忍不住對她說:「這簡直就是我以前的日記本啊!被寫走了。」
閱讀更多
2019-10-28
吳錫昌正念照護講師
正念教給照護者的第一件事,是去明辨我們的內心與情緒不能明白的真理:我們總以為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它們要消失時,心中產生很多不捨,甚或憤怒感,自己的東西被偷走了。
閱讀更多
2019-08-07
李香誼
我民國三十六年出生,今年七十一歲,一輩子都住在池上,只有一陣子去外地念臺東女中。我對池上最有記憶的就是大坡池,那時候孩子憨膽呢!
閱讀更多
2019-07-10
今周刊編輯團隊
一份國際報告,直陳全球人才現狀。英國牛津經濟學院《2021全球人才報告》指出,到了2021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達負1.5%,比日本、南韓、新加坡、美國、澳洲和中國都嚴重。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