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追蹤檢查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7

小腹凸如4月孕肚,竟是子宮肌瘤!台3成女性有困擾,這療法「免開刀」恢復快,肚子小1號

tCol 2023-05-19

郭美懿整理

小腹凸如4月孕肚,竟是子宮肌瘤!台3成女性有困擾,這療法「免開刀」恢復快,肚子小1號

42歲陳小姐2~3年前經期開始變得不規律,不但經血量大、血塊多,還併有頭痛、腰痠等症狀。診療後發現她的子宮內有一顆近10公分肌瘤,醫師建議手術切除,她卻害怕遲遲不敢手術。由於症狀持續加重,小腹突出如懷孕4個月,最近在醫師建議下決定進行「無創海芙刀」治療,術後5個月腰痠、血塊多等症狀都改善,就連腹部都小一圈,重新穿上小1號的褲子。

閱讀更多

名嘴蔡玉真「發現逾1公分瘜肉」急切膽囊!膽囊癌早期不易發現,出現6大症狀就要留意

tCol 2023-02-02

郭美懿、胡肇芳

名嘴蔡玉真「發現逾1公分瘜肉」急切膽囊!膽囊癌早期不易發現,出現6大症狀就要留意

58歲名嘴蔡玉真驚傳健康亮紅燈!緊急住院手術後,周四(2/2)凌晨在臉書宣布將「永遠退出談話性節目」,成為「無膽之人」。原來她因長瘜肉開刀切除膽囊,並提起2008年離世的知名媒體人趙寧,就是因為晚期發現膽囊癌而過世。

閱讀更多

她眼睛痠痛以為手機看太多,半年後竟罹癌過世…飛蚊症與乳癌有關?1原因5年存活率僅28%

tCol 2022-11-01

黃明惠

她眼睛痠痛以為手機看太多,半年後竟罹癌過世…飛蚊症與乳癌有關?1原因5年存活率僅28%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找到肺結節機率愈高,甚至一次找到二、三十顆都大有人在!醫師:當心這種90%是癌症

tCol 2022-08-01

陳晉興、梁惠雯

年紀愈大,找到肺結節機率愈高,甚至一次找到二、三十顆都大有人在!醫師:當心這種90%是癌症

肺部檢查出現異常影像時,大於三公分的稱為「腫塊」,小於三公分的叫做「肺結節」,在X光片上通常就是呈現白或灰色的點狀陰影。

閱讀更多

我家4兄弟姊妹,4年內先後罹肺癌,證實肺癌是家族遺傳!相當感激做了這檢查,早發現讓手足有警覺

tCol 2022-07-28

陳晉興、梁惠雯

我家4兄弟姊妹,4年內先後罹肺癌,證實肺癌是家族遺傳!相當感激做了這檢查,早發現讓手足有警覺

陳斐紅(五十五歲)家中長女,於二○一七年健檢時意外發現肺部異常,追蹤一年後開刀切除。因著自己的案例,提醒親友接受LDCT篩檢,不料,家族中包括三位手足、甚至手足的另一半,以及最晚發現的父親,其實身上都已有肺癌病變卻不自知。幸而家人都發現得早,均獲得適當治療、穩定控制。

閱讀更多

癌細胞是吃出來的,「這種癌」蟬聯15年癌症榜首!醫:出現3症狀要當心,一招有效預防癌王

tCol 2022-07-20

郭美懿

癌細胞是吃出來的,「這種癌」蟬聯15年癌症榜首!醫:出現3症狀要當心,一招有效預防癌王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過去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則是跌至第2名,肺癌成為第一。大腸癌位居「國民癌症」,加上過去受疫情影響,民眾主動到醫院篩檢、追蹤意願大降,導致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被拖延,使得病情加重。

閱讀更多

20多歲大男生,卻只有40公斤!腸胃科醫師圖解: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

tCol 2022-03-31

照護線上

20多歲大男生,卻只有40公斤!腸胃科醫師圖解: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手術後他可以吃東西,營養吸收比較好,也持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蔡騌圳醫師說,經過穩定治療半年後,病友的體重就慢慢恢復,現在已經有七十幾公斤,也能夠回到職場,擔任工程師的工作。

閱讀更多

47歲口腔癌靠中醫痊癒?治療2個月後腫瘤消失、中醫藥調理半年,預防復發和轉移

tCol 2022-02-25

NOW健康

47歲口腔癌靠中醫痊癒?治療2個月後腫瘤消失、中醫藥調理半年,預防復發和轉移

隨著中醫養生觀念的普及,民眾對於中醫藥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以癌症治療而言,目前就有許多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即使如此,臨床上仍有民眾不敢告知醫師正在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導致兩邊醫師重複用藥或恐有用藥排斥問題,甚或疏於追蹤和檢查,種種迷思和盲點,都可能致使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膽結石會導致膽囊癌?超過60歲、女性特別注意6種症狀,這10大危險因子恐致癌

tCol 2021-12-03

NOW健康

膽結石會導致膽囊癌?超過60歲、女性特別注意6種症狀,這10大危險因子恐致癌

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塊、黃疸等不適症狀時,就醫檢查才確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