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吳錫昌
小孩子得不到糖果時會用哭鬧來表達,長大後,當無法滿足或得不到所要時,我們雖然學會壓抑情緒,但那種失望的感覺仍然是存在的,只不過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且陰魂不散地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我們都害怕威脅幸福的一切可能,那是潛藏在意識表面之下的,對於一個長期處在照顧壓力下的家庭,那是一種恐懼感,對於變化和失去擁有的恐懼。對於照護者和被照護者,所謂的正念可以幫什麼忙?
閱讀更多
2020-08-25
高原
談到孤獨這個詞和它代表的意義,我相信每個人都對此深有體會。我們害怕一個人吃飯、不想一個人逛街、擔心沒人願意陪伴自己……孤獨並非標籤,而是人天生具有的一種人生體驗。哪怕這個人混得再好、朋友再多,夜深人靜時也有一絲油然而生的寂寞滋味。那就像我們的影子,無法驅逐、揮之不去,來的時候不打招呼,經常令人措手不及。
閱讀更多
2020-08-06
松浦晋也
退化的腳力,尿失禁的量增加,三番兩次在廁所排便失敗—由於衰老和阿茲海默症一起惡化,二○一六年秋季母親變得衰弱,照護起來更勞心勞力了。進入十月以後,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暴食狀況也再次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7-20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有些人一輩子在職場奔波,不知道興趣是什麼?退休後閒得發慌,看電視成了唯一活動,除此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如何能退而不休呢?讓我們一起找回被需要的感覺,再創造人生美好階段。
閱讀更多
2020-05-18
吳錫昌
聰明的國王用肯定、接納、稱讚、憐憫、慈悲的態度去接受情緒,情緒就會漸漸得到安撫,越變越小,最終消失不見。這就是情緒的本質,否定只會火上加油,不接受只會演變出更大的傷害。
閱讀更多
2020-05-18
吳錫昌
正念教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去活在當下的每一瞬間,去接受與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刻。從早上起床,感受到晨曦的光影,睜開雙眼看到周遭的色彩,感受到親愛的人仍在身旁,就在此時此刻,你已擁有幸福的一切。
閱讀更多
2020-05-08
RINGRING
曾經對得失相當在意,對於我們之間的距離只想要靠近,只是走過人來人往,看過許多事情,才知道剛剛好的距離更可以延續。
閱讀更多
2020-05-06
潘月琪
遇到態度不友善的對象,做幾個深呼吸,對控制音量和說話速度會很有幫助。在任何情況都能掌握自己的音量和說話速度,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那麼有力量!等累積更多經驗與自信,散發出更穩固的氣場,就能夠反過來影響對方,引導對方的音量和語速,不自覺調整到與你相似的頻率,達到更和諧的對話。
閱讀更多
2020-04-01
蘇予昕
當你在追求一個你認為「好」的信念、一個你認為「對」的目標時,若總讓你感到痛苦焦慮,那就是不太對、不太好,強烈的情緒正在邀請你暫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閱讀更多
2020-03-10
林芷揚
蘇女士早年罹患牙周病,40多歲時牙齒已剩不到幾顆,由於牙齒周邊組織及牙周骨都已毀壞,連植牙都沒辦法,導致蘇女士無法咬碎食物,必須將三餐食物打碎,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營養也攝取不足。蘇女士悔不當初,要是發現牙齒有狀況時,立即請牙醫師治療,還能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5/ 8
第 5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