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偉文隨筆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
2022-08-24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提早計畫,躺平享受。是的,我們終於走到了喪禮這一步驟。本章篇幅超長,為的就是要送你安心上路。以下有一大堆籌備喪禮的 須知 事項,從決定是否自己準備喪禮,一直到撰寫自己的訃告,無所不包,以確保你走得風風光光。
閱讀更多
2022-08-24
林達宏
有一位科技新貴,每次跟太太還有小孩去吃迴轉壽司時,遇到 60 元一盤的壽司都會自動跳過去。當小孩伸手去拿的時候,爸爸突然說:「別拿那個,太貴了!」老婆去拿的時候他也說:「那個不划算,我們吃不起!」就這樣,在迴轉壽司店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匱乏感,幾次不愉快的經驗後,老婆受不了,跟他起了爭執。老婆說:「我們又不是吃不起,以我們兩個人現在的收入,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偶而對自己好一點有何不可,你為何每次都這樣?」
閱讀更多
2022-07-05
闕又上
遺產規畫如果只剩下錢時,通常這個錢也守不住。當錢與價值觀、愛一起傳承時,才是一個完整的規畫。
閱讀更多
2022-05-28
賈德森.布魯爾
就像新冠肺炎一樣,焦慮是會傳染的。在心理學中,情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身上,稱為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光是跟一個焦慮的人說話,就有可能觸發我們自己的焦慮。他們所說的充滿恐懼的話語,就像直接對著我們的大腦打噴嚏一樣,在情緒上影響了前額葉皮質,使它失去控制,導致我們開始擔心一切,從我們的家人是否會得病,到我們的工作是否會受影響。
閱讀更多
2022-05-18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去年遭逢喪親之痛,在處理親人後事的過程中,發現除了精神上的哀悼,還有現實面的喪葬、除戶、遺產申報、繼承等繁雜事宜需要處理。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經驗、為讀者解惑,讓大家在傷痛中少點慌亂與不安。
閱讀更多
2022-03-25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是否曾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必須一個人老去......」如果有,當您思考這個問題時,心中的感受是什麼呢?是擔心、害怕?還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逍遙自在!
閱讀更多
2022-03-16
樂透人生─吳家揚
人生無常,不知道是明天先來還是無常先到,許多人將保險納為財產傳承的一部分,但往往沒有注意適時的做變更,反而使得財產傳承無法遂行己願。
閱讀更多
2022-02-16
樂透人生─吳家揚
家中親人離世讓人悲痛,但在哀悼過程中,還有現實的喪葬、除戶、遺產稅申報和繼承需要打點。國人忌諱論生死,臨到頭又慌又急,也就更容易引起家庭紛爭,這應該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