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米編
今周刊編按:許多夫妻考量貸款、稅務等問題,會將房產登記在其中一人名下,但為了預防房子被所有權人拿去轉賣或抵押借款,就可以透過「預告登記」的方式,由先生或太太當預告登記的請求權人,保護房子不會被任意移轉。同理,父母出資幫子女購置房地產,害怕子女私下轉賣或抵押房子敗壞家產,也可以適用。而如果擔心年邁父母被詐騙,子女也可以幫父母的不動產做「預告登記」,當父母名下房地產要轉移所有權或設定抵押時,都需經過請求權人同意。但專家卻示警,「預告登記」並非沒有破綻,如果哪天親子失和、夫妻吵架,你想賣房紓困?就得先要求對方塗銷登記,否則就要靠曠日廢時的訴訟過程來解決。建議與其玩法律危險遊戲,不如透過3招來解決。
閱讀更多
2025-03-21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花編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明顯看出老人、老宅「雙老」問題持續拉警報。
閱讀更多
2024-09-18
黃揚名
靈性上的富足,對老人有好處嗎? 為什麼?簡單的答案是,有的。宗教、靈性價值對老人的好處,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健康有關的,靈性上富足的人,生理上比較健康,且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效果會比較好;也有研究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利用這個做為依託,來降低自己的疼痛感覺。
閱讀更多
2024-07-29
周冠男
投資0050超過20年,資產成長至少5倍!頂尖財金學者周冠男,首次公開長期不敗的理財策略。
閱讀更多
2024-07-19
柴田重信
編按:在這個全民拚健康的時代,我們為了保健養生、維持合度的身材,無不卯足了勁,可是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為此深感挫折。生活中充斥這麼多聰明瘦身、逆齡抗老、延年益壽的妙方,為什麼還是幫不上忙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比方說,為了節食瘦身,關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吃」的資訊眾多,但卻沒有仔細說明「何時該吃(或不該吃)」的時機問題。如果能注意正確的「時間概念」,知道「何時吃不容易發胖」「何時運動容易瘦下來」,那麼無論是採用的方法或是獲得的成果,都將大不相同。醫界也將「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同頻」做爲預防代謝疾病等生活習慣病的有效處方。本書作者柴田教授是藥學博士,他在書中特別強調三大重點:早上曬太陽、認真吃早餐、從晚飯到第二天早餐之間堅持12小時的小斷食。這麼做即可重新調校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的誤差,扭轉容易堆積脂肪、形成代謝障礙的惡習,塑造健康體質。
閱讀更多
2024-06-28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米編
編按:喧騰一時的5億高中生命案今(6/28)日一審終結,法院依「共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將他判刑1年6月,可上訴。此案事發在2023年5月,身價5億元的賴姓高中生,被地政士助理夏朝源帶到戶政所登記同婚,2小時後就在夏男10樓住處墜樓身亡。賴生的陸籍母親控訴夏男為繼承遺產,與兒子同婚並謀財害命;雖然檢察官查無殺人證據,不過認定夏男是假結婚,依偽造文書罪將他起訴,殺人罪則不起訴處分。而臺中地院歷經1年審理,夏男堅不認罪。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夏男在言詞辯論庭中表示,賴生成長背景複雜,家族衝突不斷,甚至在他生父摔倒驟逝後,生父原配還阻擋神主牌入祀,因此才會帶賴生出去詢問是否願意結婚,夏男初衷是想讓賴生婚後搬出去躲避家庭糾紛。審判長曾詢問夏男與賴是否有感情基礎,夏男卻反問「什麼是感情基礎?可以量化嗎?」認為每人主觀感受不一樣,但媒體不查證,檢察官迫於輿論壓力起訴,社會對同性婚姻有偏見。一審法官則依據夏賴2人結婚前無親密關係、賴生是異性戀、臨時找證人等理由,認定2人為虛偽結婚,認為夏男利用婚姻制度,「背後隱藏相當龐大的財產利益」,犯後態度不佳、飾詞否認犯行,因此從重判刑1年6月,可上訴。今日判決出爐後,許多人都關心法院認證夏、賴「假結婚」,是否影響夏男對5億遺產的繼承權?目前賴母提起的民視婚姻無效之訴仍在臺中地院審理中,結果仍是未知數,不過民事、刑事雖各自獨立審理,但民事庭可能參考刑事判決結果。(原文刊載於2023/6/6,更新時間為2024/6/28)
閱讀更多
2024-06-13
好食課/蔡曉萱整理
我們常說要補鈣、補鐵,卻往往忽略了一大營養素—「碘」,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缺乏甲狀腺素會讓人容易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更會因為代謝變慢而變胖!
閱讀更多
2024-05-09
郭美懿
眾所周知抽菸是致癌危險因子,但台灣抽菸比例持續下滑,「抽菸的人一直在減少,為什麼得到肺癌的人卻持續增加?」台大醫院肺癌治療權威、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指出,台灣肺癌患者有6成不吸菸,原因恐與「空污」有關,由於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10%,通常出現症狀再治療已經來不及,而一般X光難及早揪出病灶,因此建議超過45歲,「只要有在呼吸,就應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閱讀更多
2024-01-16
郭美懿整理
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中,肺癌首度成為我國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也是也是台灣及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2022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1.8人,相較2021年每十萬人26.0人,已下降16.2%,卻仍占當年度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4%)。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也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上路500多天以來,已有78,000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956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了85.1 % (813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閱讀更多
2023-12-13
癌症希望基金會
健康的人腠理密實,即使面對寒冷濕氣或短期不規律的生活,仍能恢復如常;但對病友而言,秋冬正處體虛氣虛之時,面對一陣秋雨一陣涼的階梯狀降溫,就需要調整身體狀態秋收冬藏。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