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林靜君談心室
CoCo李玟身亡震驚全球華人圈,她是橫跨幾個世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她的離去,自己的某些部分也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失落與個人生活現實的困難被喚起。因為是熟悉的名人,我們在哀悼與惋惜之際,會在她生命故事裡的章節,投射出個人的議題,尤其是有憂鬱傾向或是憂鬱症的患者,當這些消息環伺在生活周遭,更激化原本就無法停止的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2023-06-12
林靜君談心室
熟齡時失戀引起的失落反應,常伴隨「存在焦慮」:不得不去正視對時間流逝、人事全非的傷感,意識到自己終將老化,對親人、對自己隨時可能死亡的焦慮、對「我就只是這樣了嗎」的惶惑不安……
閱讀更多
2023-04-07
林靜君談心室
媽媽到處向親戚朋友說,「我有房租收,不花子女一毛錢,子女如果不孝順,也休想從我口袋分到一分一毫。」乍聽之下沒有錯,但她聽了就是不舒服,搞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將錢掛在嘴上,這讓她變得不想回家看媽媽,只是太久沒回去也會內疚,搞得自己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3-10
林靜君談心室
不要將「一群朋友揪出去但沒有揪自己」,看成是年輕人專屬的人際困擾,而是要坦然面對;想參加的活動不要等人揪,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自已主動找人。偶而打個電話聯繫,不論親情、愛情、友情什麼情都需要經營,不論老朋老友老伴什麼對象都一樣。
閱讀更多
2023-02-10
林靜君談心室
子女在母親面前,很容易就回到孩童時期的心理狀態:討愛、討肯定、討關心…,尤其小時候愈匱乏的愈在乎。很殘酷地說,這也形成愈受寵的小孩愈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反而比較不被重視的會一直藉付出、貢獻,成年之後無意識地繼續在討愛。
閱讀更多
2023-01-06
林靜君談心室
「到底什麼是愛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聽到這樣的疑問,2023年一開始,就來製作一份「愛自己」的清單。
閱讀更多
2022-12-09
林靜君談心室
芊芊的先生幾年前得憂鬱症,她耗盡洪荒之力想讓他快點好起來,往往不被領情,偶而委屈和他起衝突,卻又自責為何要和患者計較,來來回回過程中,芊芊壓力山大,開始失眠、食慾變差,覺得自己也憂鬱起來。
閱讀更多
2022-11-25
林靜君談心室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提醒世人一旦停止成長,就和死掉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相反的,有些人打破年齡框架,不受身體限制,愈活愈給力,既擁有80歲智慧,也有18歲的精神。
閱讀更多
2022-11-24
謝盈盈
這是一個孝子憶亡母的故事,他的思念方式很特別,也是台灣第一次,選擇墓園『皇穹陵紀念花園』媽媽長眠之地,為祂舉辦當代藝術收藏展,把他對母親的思念與愛,深藏在作品裡。
閱讀更多
3/ 13
第 3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