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謝劍平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買屋充滿了挫折感,還有一項原因就是以大都會房子做為購買標的。何止台灣,全世界年輕人如果沒有富爸爸或祖上庇蔭留產,一開始就要入住首都或大都會,只能說「想太多!」
閱讀更多
2023-09-17
翁申霖 整理
勞保破產議題持續受到關注,但除了破產之外,勞工們也憂心有哪些情況可能讓自己在退休後領不到錢,對此,勞工朋友應了解相關規定,專家提醒,若對勞保規則不夠清楚,很可能繳了一輩子的勞保費,仍領不到老年給付。
閱讀更多
2023-09-01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依照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約每十二人即有一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衍生的道德、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2023-08-22
粉圓妹
編按:不擅長念書、勉強考上高職夜間部的粉圓妹,20多歲就得靠吃止痛藥才能走路,讓她在29歲意識到「老了誰來養我?」這個問題,於是擬定退休計劃並嚴格執行,卻又在32歲遇股災負債變卡奴……以大眾眼光來看,活脫脫是人生失敗組的寫照。之後她勒緊褲帶10年、每月存薪50%~60%,堅守投資紀律,利用基金、保險存退休老本,43歲在被逼離職前,主動宣示:「我要退休了!」當時很多同事抱著看戲心態,想著:「看妳能撐多久!」2023年,粉圓妹退休滿12年了,不但沒有錢不夠用的問題,還過著游牧世界的逍遙生活,她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不用家財萬貫,也可以提早退休。」沒工作等於斷了金流?粉圓妹教你退休也能擁有些現金流水庫!
閱讀更多
2023-04-18
諮商心理師 郭彥余
「你這個不知長進的 不肖 子,枉費我們這麼疼你,整天遊手好閒,老是跟這些狐群狗黨混在一起,真是沒救了你……」
閱讀更多
2023-03-27
黃明惠 整理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有3個階段、5管道能領取,其中想「登記入帳」到金融帳戶的民眾,週三(3/22)上午8點起開放登記,最快4/6就能領到現金。
閱讀更多
2023-02-10
林靜君談心室
子女在母親面前,很容易就回到孩童時期的心理狀態:討愛、討肯定、討關心…,尤其小時候愈匱乏的愈在乎。很殘酷地說,這也形成愈受寵的小孩愈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反而比較不被重視的會一直藉付出、貢獻,成年之後無意識地繼續在討愛。
閱讀更多
2022-12-19
蔡碧月
理財作家莊雅珍曾是人生勝利組,台大法律系畢業、嫁給檢察官,怎料31歲遭背叛離婚,天天被帳單追著跑。記者出身的她不認輸,努力賺錢翻身,靠自己買豪宅與父親、孩子及再婚夫同住,59歲就當了奶奶。
閱讀更多
2022-11-25
林靜君談心室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提醒世人一旦停止成長,就和死掉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相反的,有些人打破年齡框架,不受身體限制,愈活愈給力,既擁有80歲智慧,也有18歲的精神。
閱讀更多
2022-10-07
松浦晋也
編按: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全台長照人口將突破100萬人,許多家屬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走上絕路,長照悲歌一再上演!屏東一名55歲男子照顧病母長達33年,今年5月母子雙雙確診,男子竟將母親從2樓陽台推下,隨後自己也跟著墜樓。高雄則有66歲女兒與99歲父親同住,因為老父失智後行為脫序,女兒持刀刺死父親後,自己割腕自殺獲救。對許多家屬來說,長期照護如同走在看不見邊際的黑暗中,再有孝心、耐性,也未必能支撐到最後。日本作家松浦晋也是一位與母親同住,過得自由自在、50多歲的單身漢。萬萬沒想到,年輕時精明俐落,盡情享受人生的母親,卻在晚年患上了失智症。從事科學報導多年,凡事講求合理及邏輯,面對行為舉止無法用理性來分析的母親,他開始體會到一個單身男子照顧患病母親的難度有多高。打開家門看見如戰場般的髒亂環境、打開存摺看見不斷減少的餘額……母親似乎變成和從前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像個失控的孩子,永遠在挑戰理智的極限……這讓他彷彿置身於壓力鍋中,擔心隨時都會爆炸。他如實的寫下自己的經歷,讓更多人知道老年照護的現實與糾結,也讓身處相同境遇的讀者更從容的看待漫長的照護生涯,不再是只能對著被照顧的親人說聲:「對不起。」(原文刊載於2019/10/03,更新時間為2022/10/7)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