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趙閎毅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將至,各種口味的粽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應景美食,但以澱粉為主的粽子影響血糖甚鉅,重症醫師陳志金親身實驗,發現吃完粽子1小時候,血糖從100 mg/dl飆到179 mg/dl,提醒民眾勿過量食用。不過安心吃粽也有訣竅,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大啖市面上的粽子時,可以把握5個重點,注意熱量減少身體過多負擔。
閱讀更多
2023-06-15
中時新聞網 郭冀銘
想降低膽固醇,除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外,飲食也很重要。無毒教母譚敦慈就表示,自己有位親戚,非常喜歡吃豬腦,儘管後來被檢查出有高膽固醇,也不以為意,後來發生心肌梗塞,所幸經搶救撿回一命,但也留下腦損傷後遺症。她強調,豬腦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食物,食用要小心;除此,她也分享降膽固醇飲食菜單,包括一周吃2次魚、一天吃4顆無調味核桃、每天一杯豆漿及早餐吃雙 梨 優格。
閱讀更多
2023-06-09
彭蕙珍
去年,70歲的吳念真結束廣告公司後,接下綠光創藝董事長一職。綠光創藝以公司方式營運,將表演藝術商業化,直球對決市場。綠光創藝成立後推出的第一部舞台劇,是吳念真於2010年改編的台灣文學劇場經典系列的《清明時節》,這是該劇第4次的演出。《清明時節》講述一段外遇故事。疫後選擇這個題材,吳念真說:「戴口罩讓人與人之間有阻隔,我認為此時應該推出一齣情感比較重的戲。」透過此劇,他希望人與人之間能有更多「理解」,如同故事中的老婆和小三,最後放下對彼此的恩怨。「人到一種年紀,釋放心裡所有罪過、虧欠等蠻重要的。人生其實到最後要放開,因為你很清楚,生命來空空、去空空;空不是指錢財,而是所有得失。」
閱讀更多
2023-06-07
郭美懿
進入節氣「芒種」之後,天氣轉為潮濕悶熱,許多人會選擇喝冰水來降暑氣,但中醫師卻提醒,這種天氣型態喝冰水會越喝越渴,反而是適度曬曬太陽,對健康更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06-06
郭美懿
今(6/6)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隨著梅雨季到來,高溫濕氣重形成濕熱環境,許多人因此皮膚發癢。醫師提醒,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造成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改善外在環境降低誘發因子,飲食上也要慎防海鮮、芒果、荔枝、鳳 梨 等過敏食物,以免使皮膚搔癢加劇。
閱讀更多
2023-06-01
艾希莉.威蘭斯
世界上每十個人就有八個極度匱乏,我猜你大概也屬於那八成極度匱乏的人口。當我說你匱乏,不是說你銀行戶頭裡沒有錢,儘管物質匱乏也是迫切的社會問題,但在這裡我指的是你沒有時間:你永遠有太多事情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文化各不相同的國家,時間匱乏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時間永遠不夠用的崩潰感,相信沒有人能夠免疫。現在坐在廚房餐桌邊打字的我,一樣感到時間匱乏,壓力大得受不了,我覺得那就像是胃被揪成一團的感覺。今天一大早,我收到學生向我緊急救助的電子郵件,要我幫忙解決論文問題,我原本想盡快開始寫這一章,結果就耽擱了一下。
閱讀更多
2023-05-30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現代人擔心膽固醇過高,又怕藥物傷害肝、腎臟,會尋求降膽固醇的食物療法,醫師表示,現已有5種食物被驗證可降低膽固醇,其中,燕麥要吃燕麥片,而非高升糖指數(GI)的燕麥奶,以免血糖劇烈波動,一名病患每天喝一大瓶燕麥奶,一段時間後,膽固醇還未見明顯改善,反而導致血糖飆高。
閱讀更多
2023-05-28
郭美懿
水果含有豐富植化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調整免疫力,還能抗老、防癌,飲食上不可少。只是水果糖分高,攝取過多也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那水果不甜,就代表熱量低嗎?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日前在粉專發文表示,一般人吃水果,常會陷入誤區,以為「水果甜=熱量高」,其實水果越甜,不代表熱量越高!
閱讀更多
2023-04-28
NOW健康
春天的氣溫說變就變,早晚溫差10度以上不在少見,對鼻過敏族群而言,不堪氣溫忽冷忽熱的劇變刺激,恐誘發過敏症狀加劇,不只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連喉嚨痛、頭痛、頭昏腦脹,又因鼻黏膜腫脹而常常左右輪流鼻塞不通,進而引發學生學業退步、成人思考力退化、記憶減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鼻過敏患者不堪其擾。
閱讀更多
2023-04-17
郭美懿
假期過後的上班日總讓人好厭世,可聽說但凡可以安撫穩定情緒的食物,都是高卡路里,除了會發胖的蛋糕、零食,還有什麼可以吃開心?營養師李婉萍就推薦12種能讓人有好心情的食物,讓你擺脫壓力厭世感。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