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郭美懿、林暐鈞
58歲知名媒體人范琪斐週五(8/2)宣布與結婚20年的美國老公Roberto離婚;范琪斐在臉書透露,再過2個月,就是兩人結婚20週年,本打算小旅行慶祝,未料在7/31兩人即協議分手。兩人對婚變原因各有不同版本,Roberto認為跟她生活不快樂,范琪斐則直指第三者介入是導火線,但遠因還是兩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不一樣。「我的想像是兩個人,在鄉下,買個房子,讀書種菜。他的想像,是可以回到 18 歲,跳舞到天亮。」
閱讀更多
2024-07-23
黃國瑋
昨夜入住卡爾薩迪利亞德拉庫埃薩,是朝聖之路行走的第17天。由於未按照原定步行計畫,所以路程稍嫌短。今天要到薩阿貢,二十五公里,路上時我回想起西班牙長者,躡手躡腳踏在冰涼的地板上,來到我床邊把手機遞到我眼前,谷歌翻譯顯示:「在這條路上,跟你們有過一段交集是我旅途中的快樂(pleasure)。」當時天未亮,我卻感覺室內陽光普照,我深深擁抱他,身體貼合,跟他說Buen Camino(一路平安)。表達心意,這才猛然想起,我未曾預料在此鎮過宿,要不是傑伊鬧肚子,我們會繼續前行,就錯過與西班牙長者一聚,也不會有「晨光中的感動」。
閱讀更多
2024-07-15
洪雪珍
現在房子這麼貴,妙的是,年輕人索性放棄不買了,也就不煩惱了;倒是他們的父母很煩惱……只要我這個年紀的人聚會,主要話題都圍繞在2樣:一個是照顧老年父母或公婆、一個是幫年輕子女籌錢買房。
閱讀更多
2024-07-10
蘇家宏 律師
單身女性千千父母均在早年過世,從小由哥哥嫂嫂扶養長大,不料成年後哥哥也車禍身亡。千千看報導發現,許多單身人士死後財產被充公,若要避免這個情況,可以怎麼做?她能把遺產分給嫂嫂和姪子嗎?
閱讀更多
2024-07-07
郭美懿整理
據聯合國(WTO)提出的「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台灣30歲以下青年族群的幸福感排名世界第25名,60歲以上族群排名卻滑落至第34名。為協助獨居長輩提升幸福感、降低孤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彰師大輔諮系合作,發起「青鳥計畫」。邀請6位社區居民成為獨居長輩的筆友,透過6周書信交流,增加社會支持,降低孤獨感並提升幸福感。
閱讀更多
2024-07-04
高小鳳
老後失智很常見,但張姮燕的父親50多歲退休就病發,來不及一圓環遊世界夢想;眼看父親從正常到失憶,張姮燕與妹妹決定趁父親臥床前,帶他出國圓夢,「他或許不記得去過哪裡,可是我們活的人會記得。」
閱讀更多
2024-06-14
林靜君談心室
「老害」最初是指組織內位高權重的老人,腦袋僵固不化,變成妨礙組織進步的絆腳石,現在則延伸出讓人困擾的老人行為。接續還出現「軟性老害」,指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出現「愛提當年勇、愛炫耀、愛說教」行為。
閱讀更多
2024-06-12
林峰丕
不要不相信,很多人在中年之後的大筆開銷是花在牙齒上面。我記得有一次跟淡如聊到這個話題,她說她曾經跟一個Uber司機聊天,司機說光是花在他太太的一口假牙上的錢,居然快把他的退休金用光!這種事情時有所聞,很多有過植牙經驗的病人都會開玩笑說,他們是把一部進口名車給植進自己的嘴裡,由此可知其費用之昂貴。
閱讀更多
2024-05-28
丁菱娟
也許我們對父母的感情既有愛又有怨,糾結著依賴、感激、憤怒、不滿和愧疚。然而在中年之後,我們發現父母的生命衰弱得更快,為了無憾,他們應該是我們首先該思考和解與重新找回關係的對象。
閱讀更多
2024-05-16
郭美懿
與程忠平約在商場裡的咖啡館見面,72歲的他雖然腳步略微細碎,步伐卻很堅定,看不出已與帕金森氏症共處15年。「這個病不會死,但也讓你不好活!不過就算得病,我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他笑呵呵地說。從57歲確診至今,他始終沒向病魔屈服,靠著運動與家人支持,並配合積極治療,不僅保持生活如常,去年更與妻子完成環球一周之旅。他說,即使得了帕金森氏症,依舊能找到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是為了苟延殘喘活著,而是有目標、有被需求的活下去!」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