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林芷揚
89歲的吳爺爺患有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平常要吃10幾種藥物,家人發現,他最近食慾下降,體重在短短3個月內掉了5公斤,而且脾氣變得很暴躁,不太能如往常一樣,走路到大樓中庭與鄰居聊天互動,在家中也已跌倒好幾次。到底怎麼回事?
閱讀更多
2019-05-07
林芷揚
「怎麼會這樣?」、「以後該怎麼辦?」、「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許多人遇到煩惱、困難或得知自己生病後常出現負面情緒,整日為了生活中的不愉快而擔心、煩惱,即使想要甩掉,學會把握當下,卻總是力不從心。報章媒體近年總是鼓勵中年人要懂得「愛自己」,但到底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19-04-19
曾野綾子
單獨生活的老人增加了。根據二○一○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記載,六十五歲以上一個人生活的老人顯著增加。一九八○年,男性約十九萬人、女性約六十九萬人,但二○○五年,男性高達約一百○五萬人、女性約二百八十一萬人。聽說今後單獨生活的老人會持續增加,主因是未婚比例和離婚比例上升、即使配偶死後,也沒有搬去與孩子同住的人增加等。
閱讀更多
2019-04-15
愛長照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一旦迷失了自己,其他的關係也會受到傷害。
閱讀更多
2019-02-23
風傳媒/黃天如
街新開的一家診所,醫師年輕又親切;但隔壁另家診所的老醫師經驗豐富,口碑也挺不錯的。」偶有小病小痛想要諮詢醫師,卻因住家附近診所櫛比鱗次,又醫師各有擅長而難以抉擇,是都市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嗎,全國368個鄉鎮區中,至今仍有3個「無醫鄉」,另9個地區則只有鳳毛麟角1位醫師;若逢醫師休假、出國進修,全鄉便將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無醫狀態?!
閱讀更多
2019-01-25
新自然主義
照護媽媽以來,為了跑市公所的申請流程和家中進行的改建工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直到有一天回過神,才驚覺老媽媽的頭髮好長了。只因為眼前有緊急作業要處理,所以時間和精神都十分緊迫,根本無暇 關照 到她老人家的門面問題。再這樣下去,媽媽就要成為古老傳說中深山怪姥的模樣了。我為自己的疏忽而頻頻道歉反省。
閱讀更多
2018-11-15
撰文.唐祖貽
《今周刊》出版的「精算人生」特刊,提出的不只是存退休金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喚醒大家,人生要有計畫、按部就班,自己才有選擇的權利。倘若工作讓你樂在其中,又何必非得選擇像釣魚、散步、下棋、騎單車或太極拳等退休制式行為不可呢?「那就繼續做吧!」又假如你真的渴望退休生活,那麼這場馬拉松或者可以形容為龜兔賽跑,你一定要及早準備,因為人生是不可控制的,計畫常趕不上變化,但只有一樣東西不變,那就是大家都一樣有「時間」去體會、去改變。不少人的人生態度像兔子,心態上永保青春,追求活在當下,別人時時刻刻充滿危機意識時,你還天真的以為未來可以安然無恙⋯⋯,不知道可能會突然沒有工作、生場大病、家中發生意外,生命的悲喜常在瞬間,希望10年後的你會感謝你現在的覺醒。
閱讀更多
2018-11-15
李慶隆
在房地產打滾43年,成交無數筆房地產買賣,業內有些生態一般人不太了解,現在我來揭開買賣雙方的神秘面紗。
閱讀更多
2018-10-30
林芷揚
嘉義的中午艷陽高照,午後忽然雷聲一響,老天爺迅速變臉,瞬間就落下滂沱大雨,讓人躲避不及。車子在淹水的柏油路面行進,一陣陣雨水毫不留情地打在車窗上,好似在督促我們快一點抵達新港鄉的莊家。
閱讀更多
7/ 9
第 7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