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郭美懿
近年來「隔餐勿食」的飲食觀念逐漸受到重視,但對長者來說,卻不容易實行,因為年紀增長後胃口變小或覺得煮飯麻煩,許多長輩習慣一次煮2餐的飯量,這樣雖然省時,卻可能會影響白飯口感,甚至因反覆加熱而影響營養價值。
閱讀更多
2025-02-20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你是否曾聽聞周遭的親朋好友有過這樣的買房經驗:幾年前的同樣時間點購入的房子,現在已經增值幾百萬了,但自己的房屋價格卻像烏龜一樣慢慢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別人選擇買房的區域發展比較好。我要先提醒各位一個大原則:地段,是決定買房增值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5-02-18
朱為民, 林金立
「夭壽喔!你們要幹什麼!夭壽喔!救人啊!」住房裡,傳來陣陣阿嬤悽慘的慘叫聲。很多在大廳活動的老人家,都停下動作,面面相覷,望著三號房的門,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阿珍阿嬤!我們要帶妳去吃飯!阿嬤!」照服員小雅試圖把阿嬤從床上拉起來,但阿嬤完全不領情。「夭壽喔!妳要抓我去哪裡!壞人啊!救命啊!」阿珍阿嬤不停慘叫,同時瘦弱的拳頭像雨點般打在小雅的身上。「阿嬤!不要踢我!不要打我!阿嬤!」紮著馬尾,穿著粉紅Polo衫和牛仔褲的小雅,不停用雙手阻止阿珍阿嬤揮來的拳頭。阿嬤邊打邊喊著:「啊你們要幹什麼!我不認識你們!你們是誰!救命啊!救命啊!」終於,兩三個照服員趕快 過去 幫忙,分開糾纏在一起的兩人。旁邊很多老人家停下手邊的活動,饒富興味地看著這一幕。這裡是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的活動大廳。這就是阿珍阿嬤剛入住同仁仁愛之家的日常,她是一位失智症患者。
閱讀更多
2025-02-17
朱為民, 林金立
同仁仁愛之家的大廳,出現了兩個奇怪的人,一個老太太與一個中年男子,戴著黑色口罩,感覺畏畏縮縮的。最奇怪的是,原本以為他們是家屬,卻不見跟任何住民有過交談,總是離得遠遠的,看著大家活動,偶爾彼此小聲對話,像是在說什麼祕密,神祕兮兮的。照服員小雅覺得很奇怪,忍不住上前詢問。「請問你們是……」
閱讀更多
2025-02-14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33
Q:我是蕙芹,今年38歲,老公33歲,戀愛結婚至今2年。我非常想要孩子,老公一度說好,但我半年前懷孕,老公卻說我們常吵架、不想要孩子,要我拿掉,否則馬上離婚,我才知道他終究不想讓我生,絕望至極!公婆更威脅我必須拿掉,否則「踢也要踢掉」,我吃驚回問這是什麼意思?他們竟說是因為我年紀大、老是爭吵,把他們兒子搞得精疲力竭,「生不出好的孫子!」爸媽看我孕況不佳,帶著孩子離婚也不是辦法,加上老公幾乎沒儲蓄,因此由雙方父母出錢,讓我的孩子在20週大時被迫離開,實在痛不欲生!我老公是高職等的公務員,想法僵化、怎樣都不肯妥協,我們因此常為小事爭吵,而且爭論好幾個小時、甚至吵到天亮。公婆為此責怪我,認為我沒把老公照顧好,讓他越來越憔悴。原本我婚後還在工作,但因為想要孩子,8個月前辭去工作,雖然老公同意,但公婆非常不滿,認為我全靠老公吃飯,讓他負擔很大等等,不過當時能懷孕,我很開心,只是沒想到老公跟公婆的反應讓我震驚。尤其公婆的狠話讓我感到恐怖,雖然我想過或許是他們過度保護兒子,覺得我老公未來可能升大官、認為我配不上他,這些我都理解,只是這次未免太過分了!老公的反應我多少能理解,他原本就不是很想要孩子,我們的確也常吵架,他會提出離婚字眼,或許也是我不好,因為每次大吵架,我都很不安,總會把離婚掛在嘴邊,因此這次反而是他先提到離婚。因為常吵架,兩人都很疲倦也是事實,老公曾說,擔心才結婚2年就離婚,在職場形象不好,會影響升遷;就像我拿掉孩子,他跟公婆最大要求就是不能洩漏出去,絕對不能傳到職場。最近1個月,我們兩人都裝作沒事,還是一起生活、吃飯,我依然幫他把衣服漿洗燙好,也還照常吵架。這本身讓我有點安心,但另一方面會質疑,我一生是否就這樣過下去?再過幾年,或許老公就會比較袒護我,我們還是可能生孩子、擁有美滿家庭?我雖然對老公的反應失望,但想到結婚時羨煞旁人,當時我許多女性朋友暗地嘲笑我嫁不出去,沒想到能找到條件很好的老公。我也因此得意非凡,如夢似幻地過了2~3個月蜜月期,但之後就開始爭吵,或許我稍微忍耐,跟老公甜蜜些,今後還是可能生兒育女?!但有時我在想,是否因為辭去工作,世界變小,對自己一人獨立生存有點喪失信心,才會越來越不知如何是好,連拿掉孩子的事都逆來順受。我也會想是否該離婚去尋找不同人生,一味依賴這樣的老公,未來其實是很模糊的,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5-02-14
盧俊義
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腐化。──雅各(雅各伯)書1章27節
閱讀更多
2025-02-12
盧俊義
每次來醫院,她都是用手推輪椅帶自己的兒子前來。不是兒子要看醫師,而是她自己──她的乳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她的兒子出生時就是身障兒,她的先生因此離棄這個家庭,連兒子也不要了。她含著眼淚,堅忍地將養育孩子的責任扛了下來。她背著身障的孩子去打工,養活自己和孩子。
閱讀更多
2025-02-12
林心怡
從最初的盲目操作,到經歷兩次虧損,最終建立起系統化的投資邏輯。張永叡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心路歷程,以及致富的祕訣。
閱讀更多
2025-02-10
楊倩蓉
二十幾年前,我到日本旅遊時,參加的旅行團叫做天喜。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天喜這家旅行社,對他們的服務品質非常驚艷,如此周到細膩又溫暖的服務,讓我日後參加其他的旅行團都覺得差距頗大。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