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小虎文
「我就是不勇敢,才敢放下。」財務專家郝旭烈曾是台積電、力晶半導體等科技業的高階主管,卻在43歲那年健康拉警報:睡不好、吃不下、嚴重胃痛,讓他警覺:命與錢到底哪個重要?他說選擇離開,是「不得不的痛苦」,但沒有名片之後,卻迎來更精彩的第二人生,「我們以為的『放下』,其實是『放上』。」
閱讀更多
2024-10-15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身形瘦弱,容顏清麗的小婷,擁有一個小小的、幸福的家庭,那是由疼愛她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與她3人所共同組成。但在這之前其實她的人生過得並不快樂,因為她來自一個有著多重問題的原生家庭。
閱讀更多
2024-10-14
郭美懿
別讓家人陷入「救與不救」的煩惱與道德綁架!《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2000年通過,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2024)年9月為止,我國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分析今年簽署的6萬5151人次,最大宗落在60~69歲、達16427人;其次為70~79歲(13070人)與50~59歲(12230人)。觀察也發現,過往簽署安寧意願者多為40歲以上年齡族群,但今年4月起開放健保卡線上簽署之後,20~29歲年輕族群表達安寧意願則出現上升趨勢,顯示大眾對「善終」更有概念。
閱讀更多
2024-10-10
郭美懿
58歲知名媒體人范琪斐8月驚曝與結婚20年的美籍老公Roberto離婚,透露近因是第三者介入,遠因則是兩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不一樣。今(10/10)凌晨她在臉書正式宣告,與Roberto已完成離婚手續,雖然決定此生再不相見,但她還是特地小小打扮了一下,「覺得要留個好印象。」她稱這真是個無謂的行為,但清空身分證上的配偶欄,感受到「一起生活了20年的人,完完全全的,從我的生活裡消失了。」她對自己打氣,也開放大家祝福:「請恭喜我,因為我真的會過的比以前更好。」
閱讀更多
2024-10-09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3
Q:我是健榮,今年48歲,老婆32歲,10年前奉子結婚,現在育有10歲兒子及5歲女兒。我很喜歡孩子,兒女也很黏我,我很愛我的家,但妻子說謊成性,2個月前更被我發現她外遇,讓我不知如何是好。我想離婚,但不捨兒女遭到家庭破碎的痛苦,我老婆也一直求饒,表示不會再犯,我能相信她嗎?我到底應該怎麼辦,我實在難忍這種狀態。我收入還算不錯,因此老婆生完老二後就辭去設計工作,偶而在家接案,賺點零用錢,家用全是我出的。或許因為出身貧困,她擔心別人瞧不起,很愛吹噓說謊,像英文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開過保時捷跑車或認識哪位名人等。即使在一起10年,她也常對我說這類無聊的謊話,我聽厭了,就有點不想理她。或許因此她才會外遇吧!2個月前她滑手機睡著,我才看到她手機上有男人的親密照,也看到雙方的LINE對話,才知道最近幾個月她藉口跟女性好友聚會,其實是跟男人過夜!手機上還有許多她搔首弄姿的大頭照,追問下才知道,原來女兒開始上幼稚園後的這1年來,她在交友網站上找男人,我猜或許也跟他們上床過,只是半年前認識的這個男人交往較久、較深入!我懷疑她是否還跟那些男人援交,不敢繼續逼問下去,否則以她接案賺的外快,怎麼買得起許多名牌包?我曾問她這件事,她都說是二手貨,我信以為真,因為虛榮的她只會把二手貨說成全新貨,不知她是隱藏更嚴重的狀況。我當然很氣憤,提出離婚,但她不願意,說她愛小孩也愛我,因此不想離開家,但我覺得她又在說謊了,如果愛我怎會出軌呢?回想起來,婚前她曾說過國中時遭繼父朋友性侵,繼父要她別聲張,因此她對自己的身體自暴自棄,當初我們也是相識隔天就發生 關係 ,我都忘了她有如此黑洞!我曾私下問兒女,他們都不希望爸媽離婚,能繼續維持4人快樂的生活。但我實在吞不下遭背叛的氣,這2個月來對她沒好臉色。雖然她一直道歉求饒,但我無法正視她,也把過去交給她管的薪水收回來自己管,一點也不想交給她。我不知道現在通姦除罪後,是否能要求妻子賠償精神損失?我不是想要錢,而是覺得要懲罰她來為自己出一口氣,否則生活無法持續下去。但想到可愛的兒女,我也無法真的離婚把她趕出去,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10-09
NOW健康
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閱讀更多
2024-10-08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王教授出身在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許多艱辛,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也難以拒絕。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成了大家口中的「媽寶」。在外作育英才無數的她,回家卻成了失敗的媽媽,究竟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呢?
閱讀更多
2024-10-07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024-10-03
郭美懿
我有個朋友是長媳,因為協助先生照顧公婆,必須介入整個家族為照顧產生的紛爭,她要跟夫家做協調,也要跟自己家裡人做協調,「公婆老了,父母也老了,她一個人照顧4個老人家,然後她身體就垮了!」這是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好友的親身經歷,「我們都來到這個年紀,或者是我們的父母也來到了這個年紀…當父母老後,我們到底該怎麼孝順我們的父母?」
閱讀更多
2024-10-02
鍾灼輝
編按:根據作家鍾灼輝著作《好好走向終點線:人生最重要的10個終活練習》所述,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許多人誤以為終活關注的是一堆死亡前的實務安排,例如處理遺囑或葬禮等事項,但其實終活更關注個人的心靈需求和情感層面。 終活鼓勵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完成未竟的夢想,建立更深厚的家人和朋友 關係 ,並為離世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不論你現在處於生命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思考並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如果將人生視為一段旅程,終活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走完這段人生旅程,並給留下的人帶來和平和安慰。終活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以及我們在有限時間內做出的積極貢獻。 這種實踐不僅能讓人更滿足和幸福,也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因此,終活不應被視為令人沮喪的話題,而應被看作是提醒我們珍惜生命、追求個人滿足和幸福的機會。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