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在第8車廂最後一排!第一金證董座一家四口全獲救:撞擊時整個人彈起重撞椅背

tCol 2021年04月03日

聯合報 記者王敏旭

就坐在第8車廂最後一排!第一金證董座一家四口全獲救:撞擊時整個人彈起重撞椅背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昨早在花蓮縣清水隧道發生撞車事故,造成50人死亡、逾百人輕重傷,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上午赴新店慈濟醫院探視受傷的市民,其傷者為第一金證董事長陳致全一家4口,其中大女兒昨晚開刀已順利完成,目前都在一般病房休養中。

閱讀更多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他從死亡太魯閣中驚險倖存 卻淚睹小女兒在救難人員懷中斷氣

tCol 2021年04月03日

林依榕整理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他從死亡太魯閣中驚險倖存 卻淚睹小女兒在救難人員懷中斷氣

這是台鐵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交通事故!台鐵太魯閣號昨(2)日出軌意外造成50人死亡、146人輕重傷,許多家庭因此破碎,而當時一名父親在事故中倖存,焦心的等待他的2名女兒消息,不料,卻見到救難人員懷中的小女兒已經呈現OHCA(心肺功能停止)狀態,讓他慟求救難人員「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 因為重大出軌事件讓不少國人離世,行政院昨晚下令,全國行政機關及學校今起連3天降半旗,以示悼念追思。

閱讀更多

太魯閣號事故》爸緊抱女雙亡,救難人員鼻酸:我送你們出隧道「已經沒事了」

tCol 2021年04月03日

中時新聞網 記者何立雯

太魯閣號事故》爸緊抱女雙亡,救難人員鼻酸:我送你們出隧道「已經沒事了」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4/2遭工程車撞上,導致列車出軌,造成50人死亡、146人受傷的嚴重事故,而紅十字會花蓮支會的救難人員曾文隆也分享救援過程中看見的事情,並向罹難乘客溫柔喊話「已經沒事了」,也感謝所有伸出援手的人,讓許多網友淚崩並留言感謝救護人員的辛苦。

閱讀更多

中年的悲傷,必須適可而止!除了繼續前進,還要自成堅實濃密的樹林,庇蔭後方旅者

tCol 2021年04月01日

詹慶齡

中年的悲傷,必須適可而止!除了繼續前進,還要自成堅實濃密的樹林,庇蔭後方旅者

久違的老同學稍來新年問候,附帶提及過去一年生活裡的經歷種種,包括她母親的辭世,讀著訊息,腦中閃過幾年前大夥聚餐時,老人家爽朗健談的笑顏,無以名之的悵然再度升起,又是一個家庭的生死離別事。

閱讀更多

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的責任!孤獨不可怕,怕的是心一直都很冷,走不出過往回憶

tCol 2021年03月26日

雪兒Cher

照顧好自己,是對自己的責任!孤獨不可怕,怕的是心一直都很冷,走不出過往回憶

孤獨是什麼呢?就像是走在一大片雪地裡,漫無目的,沒有方向,所謂的適應孤獨,大概就是不會急著想找方向,也不會等著別人來救你,你知道自己接下來一分一秒血液會慢慢的結凍,但也知道點一根火柴,讓自己暖化。

閱讀更多

中年後開始回看一生,不留遺憾!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來得及一一補足

tCol 2021年03月25日

劉秀枝

中年後開始回看一生,不留遺憾!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來得及一一補足

參加過不少告別式,印象最深刻、也最震撼的是一位六十歲往生的好友,放映的第一張投影片就是她罹患癌症後,接受化療的光頭照片:身著病服、打著點滴,體貼的先生陪伴在旁。她堅定的眼神,勇敢、豪率,令人動容。

閱讀更多

升主治醫師後接連失去3個病人,李明哲嘆:若這些病人我有幫忙,或許都還有機會

tCol 2021年02月17日

李明哲、吳宛霖

升主治醫師後接連失去3個病人,李明哲嘆:若這些病人我有幫忙,或許都還有機會

或許你看過不計其數的病人死亡,但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其他人的唯一。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用心去深刻感受一個人的死亡!在死亡面前,用心去感受一個人的人生

tCol 2021年02月05日

李蓏昀

年紀愈大後,用心去深刻感受一個人的死亡!在死亡面前,用心去感受一個人的人生

加護病房位於生死交界之處,每天都會面對好幾次死亡。新人時期最辛苦的就是看到有人去世,可能是某個人的摯愛,可能是某個人珍貴的爸爸或媽媽,或是某個人的心肝寶貝。看著家人聽到死亡宣告後痛哭失聲的模樣,我似乎也能感同身受,默默在眼裡噙著淚,做什麼工作都心不在焉。

閱讀更多

在家屬面前宣告死亡,被大吼為何不救活病人!護士:我們不是神是人,也會害怕

tCol 2021年02月05日

李蓏昀

在家屬面前宣告死亡,被大吼為何不救活病人!護士:我們不是神是人,也會害怕

人們只要哪裡有病痛或不舒服就會來看醫生,尤其來到加護病房的都是有生命危險的人,有的人接受治療,生存意志積極,最後痊癒而歸,有的人則是很遺憾地到了天國。不過,大部分的人來到醫院都會認為:「一切都會沒事,醫護人員一定能把人救活。」可是,醫護人員也只是人,又怎能將觸角伸到神的領域呢?

閱讀更多

「我不要插滿管線躺著!」癌末媽心願兒照辦:人生最後一課,她教會我如何過好生活

tCol 2021年01月26日

優照護

「我不要插滿管線躺著!」癌末媽心願兒照辦:人生最後一課,她教會我如何過好生活

「說來慚愧,關於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我是直到開始照顧媽媽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連先生緊接著說「陪伴媽媽抗癌的過程,也算是讓我的認知有了全面的更新,尤其是如何生活」。

閱讀更多

中年後,每一瞬間都用心活過!把想做的事情全做完,能帶著滿足的表情安詳迎接死亡

tCol 2020年12月24日

諸富祥彥

中年後,每一瞬間都用心活過!把想做的事情全做完,能帶著滿足的表情安詳迎接死亡

羅斯將她照護許多臨終患者,或是從其他許多經驗中學到的事物,寫在晚年的著作《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當中。

閱讀更多

50後人生多的是無常!25個值得收藏的語錄,帶著感恩與歡喜告別,是人生最美句點

tCol 2020年12月16日

琹涵

50後人生多的是無常!25個值得收藏的語錄,帶著感恩與歡喜告別,是人生最美句點

時光才是最大的贏家,它君臨天下,也席捲了一切。

閱讀更多

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現在開始活出自我、追夢想,最終才不會為錯過一切而後悔

tCol 2020年12月15日

王浩一

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現在開始活出自我、追夢想,最終才不會為錯過一切而後悔

對於生命的期待與追求,人人各自不同,如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竭盡全力地活著,讓人生沒有太多未竟之憾?臨終之際,可以自然、自在、平靜,不帶任何遺憾地跟世界說再見,成了每個人不可迴避的事。

閱讀更多

媽媽拔管那一刻,像在告訴我終於解脫了 兒: 如果當時我放手,也許她不用挨那些痛

tCol 2020年11月23日

艾彼

媽媽拔管那一刻,像在告訴我終於解脫了 兒: 如果當時我放手,也許她不用挨那些痛

那樣情急的急救當下,沒有多少人能做出最好的決定,無論如何請放下悔恨,因為有時,選擇真的不多。

閱讀更多

父母簽了安寧緩和意願書,醫療就不救他了?醫師:不是簽名,就變成被放棄的病人

tCol 2020年11月20日

朱為民

父母簽了安寧緩和意願書,醫療就不救他了?醫師:不是簽名,就變成被放棄的病人

醫師!我想請問一下啊,會不會說,我簽了這張,你們就不救我了?

閱讀更多

生跟死都是不能挽回!50後,該想的是怎麼度過中間這段時光,把日子過好、讓生活充實

tCol 2020年11月16日

江佳龍

生跟死都是不能挽回!50後,該想的是怎麼度過中間這段時光,把日子過好、讓生活充實

有次告別式上,年輕的先生在沒有預先安排之下,想唱首他和太太都愛的〈抉擇〉。他接過麥克風清唱起來:「偶爾飄來一陣雨,點點灑落了滿地,尋覓雨傘下哪個背影最像妳,這真是個無聊的遊戲……」他妻子懷胎十月順利生下第一胎,全家籠罩在迎接小貝比的氣氛中,夫妻升格當爸媽的喜悅還沒忘,卻像劣質連續劇,不到幾個小時,妻子突然血崩,搶救不及過世。

閱讀更多

人生無常,愛要及時說出來!禮儀師:在親人最後一段路,鼓起勇氣說想說的做想做的

tCol 2020年11月03日

江佳龍

人生無常,愛要及時說出來!禮儀師:在親人最後一段路,鼓起勇氣說想說的做想做的

我向司儀接過麥克風,硬是塞給了女兒。「說吧!」帶著命令與篤定的語氣,我對她說道。女兒接下麥克風,一陣沉默後,激動地喊出:「爸!我們好愛你哦,你……你是我們最帥的爸爸……」才一說完,女兒放聲大哭。短短的幾句話,沒什麼煽情的字句,這樣簡單的情緒表達在父親生前,卻有如鴻溝一般難以跨越。在這一刻,兄弟姊妹也哭了出來。

閱讀更多

心安就是好命,心寬就是維他命!50後,擁有尊嚴、驕傲,在親友陪伴下優雅告別

tCol 2020年10月29日

黃越綏

心安就是好命,心寬就是維他命!50後,擁有尊嚴、驕傲,在親友陪伴下優雅告別

所以我們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大家理所當然會認為,要降低長者在臨終之際的遺憾,就是要將他們轉介給安寧照護醫師。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充滿關懷的實際選項。當醫學對年長者無法發揮功效時,就把他們交給安寧照護醫師照顧。

閱讀更多

活著每一天,努力成為更好的人!3例子告訴你:做美好的事,來世間這一趟就值得了

tCol 2020年10月22日

瞿欣怡

活著每一天,努力成為更好的人!3例子告訴你:做美好的事,來世間這一趟就值得了

這幾天看著童書作家幸佳慧領金鼎獎的畫面,我不停想著:「人為什麼活著?」

閱讀更多

對老化、死亡議題避而不談,讓你和至親受害 黃越綏:保有臨終尊嚴,才能優雅告別

tCol 2020年10月22日

黃越綏

對老化、死亡議題避而不談,讓你和至親受害 黃越綏:保有臨終尊嚴,才能優雅告別

不論醫療器材再怎麼先進,醫療人員醫術再怎麼高超,現代醫療終究無法治癒高齡。唯有了解「人老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安心變老,漫步到人生盡頭。

閱讀更多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tCol 2020年10月13日

蔡宏斌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靠窗的那張床,陽光靜靜的灑落,映在老爺爺的身上。江老爺爺今年75歲,江奶奶一邊幫老爺爺按摩雙腳,一邊心疼地說:「我的老伴已經這樣躺了20年了!他是一位大學教授,20年前在課堂上突然倒下,台下的學生見狀立刻衝到講台上幫忙急救送醫,命被救回來了,卻也因為腦出血嚴重,開刀預後不佳,就這樣成了植物人,一躺就是20年。」

閱讀更多

生死之事,本來就無法預測!一對夫妻的體悟:面對死亡,可以是一場溫馨的對話

tCol 2020年10月08日

林珮瑜

生死之事,本來就無法預測!一對夫妻的體悟:面對死亡,可以是一場溫馨的對話

生死之事在我們家向來是禁忌的話題,一旦不小心提及死亡二個字,總會立刻被媽媽阻止:「不要講這個。」未料,在遇見 Wa 老大之後,生死之事反而變的很透明,雖然我很開心有人陪我談論,不過每一次談論完畢後,我總會莫名覺得有種被唱衰的感覺,真不曉得是好是壞。

閱讀更多

罹癌後,她列出願望積極實現!8種善終方式讓彼此沒有遺憾,不枉來世間走過一回

tCol 2020年10月08日

蔡宏斌

罹癌後,她列出願望積極實現!8種善終方式讓彼此沒有遺憾,不枉來世間走過一回

英國有位女記者,在被診斷罹患癌症後,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於是列出了五十個願望積極去實現,並成立一個部落格,公開分享這段人生旅程,如今,她已比被原本宣判的死期多活了五年。

閱讀更多

簡單安葬,才能安心說再見!3種愛地球的「綠色殯葬」歸於土地,永續循環更安心

tCol 2020年10月08日

蔡宏斌

簡單安葬,才能安心說再見!3種愛地球的「綠色殯葬」歸於土地,永續循環更安心

中華文化一直以來都有入土為安的觀念,但是現在隨著人口暴增,墓地空間大都已不敷使用。政府近年來多鼓勵民眾採取火葬,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遺體火化率由1993年不到五成,到 2009年起突破九成,至2018年更提升至 98.24%,再創我國推動火化政策以來之新高。

閱讀更多

「急救到底」思維已翻轉,近7成民眾認同末期臨終,不要「延長死亡」

tCol 2020年10月06日

李易紓

「急救到底」思維已翻轉,近7成民眾認同末期臨終,不要「延長死亡」

安寧照顧基金會成立30周年,在周二(10/6)發表「台灣生命態度及安寧療護認知變遷」調查結果,邀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以及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與會,分享對安寧療護、生死的觀察和想法。

閱讀更多

至親離世,怎麼可能不難過?只是人生終須一別,別逃避,當個懂得珍惜的孩子

tCol 2020年09月26日

梁正群

至親離世,怎麼可能不難過?只是人生終須一別,別逃避,當個懂得珍惜的孩子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早晨,爺爺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商店買固定的報紙,但這天一翻開他赫然看見他的孫子被打趴地上的照片,顧不得標題寫什麼他趕緊打給我,老淚縱橫。

閱讀更多

離開前,告別物品的4個方法!50後的「自在終活」:以愉悅心情放下珍愛物品

tCol 2020年08月21日

山下英子

離開前,告別物品的4個方法!50後的「自在終活」:以愉悅心情放下珍愛物品

讓我個人感到相當驚訝的是:一個人的離世居然會「遺留下這麼多的東西」。尤其像我的父母這輩生於「好可惜」年代的人,更是如此。在有限的空間裡,勢必無法保留所有的東西。

閱讀更多

必須放下,才走得開!一場完美告別的4個要項:沒有放不下的事,離開時才能灑脫

tCol 2020年08月19日

邱天助

必須放下,才走得開!一場完美告別的4個要項:沒有放不下的事,離開時才能灑脫

告別是人生最後一幕,可惜我們自己看不到。因此,有人會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自己辦理一場「生前告別式」,「靈堂」掛上自己最喜歡的「遺照」,在音樂與鮮花的陪伴下,跟親朋好友說:「再見!」然而,儀式結束後,有人會問:「然後呢?真的告別了嗎?」

閱讀更多

預先準備,才能不遺憾!善終的4個錦囊,為家人留下愛的禮物,人生留下最美身影

tCol 2020年08月17日

今周特刊

預先準備,才能不遺憾!善終的4個錦囊,為家人留下愛的禮物,人生留下最美身影

人生旅程總有數不盡的岔路,科系、謀職、婚姻、生兒育女⋯⋯各自通往截然不同的風景。為了不後悔、不遺憾,我們總會預先準備,並在反覆思考後謹慎做出決定。面對生命最後一個岔路,豈能不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打開善終的四個錦囊,為人生留下最美的身影,也為家人留下愛的禮物。

閱讀更多

不想給子女負擔,父親簽下安寧緩和意願書 宅女小紅:安寧療護,是讓活著的人放下

tCol 2020年08月17日

今周特刊

不想給子女負擔,父親簽下安寧緩和意願書 宅女小紅:安寧療護,是讓活著的人放下

在安寧病房與父親告別。她分享了陪伴父親走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心境,為父親能在安適的照護中離開而欣慰。

閱讀更多

死亡來臨前,盡興活!金鐘影后王琄:人生走到最後,要優雅美麗、輕盈的離開

tCol 2020年08月13日

今周特刊

死亡來臨前,盡興活!金鐘影后王琄:人生走到最後,要優雅美麗、輕盈的離開

「這個世界就是一間巨大的安寧病房,我們都在這房間裡,不是嗎?」豁達通透的生命觀,來自三度獲得金鐘獎的知名演員王琄的分享。10年前經歷父親從安寧病房離開的過往,她轉念笑看人生,精彩綻放。

閱讀更多

 知道人是怎麼離世,會開始想該怎麼活!現在就做4件事,50後人生不痛苦、不後悔

tCol 2020年08月13日

今周特刊

知道人是怎麼離世,會開始想該怎麼活!現在就做4件事,50後人生不痛苦、不後悔

無常往往比明天更快就到。知道人是怎麼死的,就會知道怎麼活。如果不想在生命進入尾聲時痛苦、遺憾、後悔,現在要做什麼?從終點看,答案變得簡單明瞭。

閱讀更多

簽過放棄急救,還要再簽「預立醫療決定」嗎?6張圖看懂《病主法》

tCol 2020年08月12日

林芷揚

簽過放棄急救,還要再簽「預立醫療決定」嗎?6張圖看懂《病主法》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上路超過一年半,不少民眾仍是一知半解,常見的疑問包含:病主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何不同、已經簽署過「放棄急救」,是否還要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等。為推廣善終觀念,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相關資訊幫助民眾了解,執行長楊玉欣則帶領團隊前往病家探訪,聆聽病人意見。

閱讀更多

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tCol 2020年07月28日

上野千鶴子

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一提到單身一族的晚年生活,馬上就會聯想到「孤獨死」這個字眼。我也曾提及,世上似乎將死亡分為「正確的死法」和「不正確的死法」,而且孤獨死正是一般人眼中「不正確的死法」。

閱讀更多

面對死亡,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愛可以延伸幸福、擁抱可以超越語言

tCol 2020年07月27日

保坂隆

面對死亡,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愛可以延伸幸福、擁抱可以超越語言

「新年到,冥土之旅近一程,可喜又可悲。」這首詼諧短歌體寫成的「狂歌」,是一休和尚留下的名作。在這段詩句裡,一休和尚點出了人類總是活在生死一線之間的事實,讀來令人無限感慨。

閱讀更多

「自己決定」才是最好的告別!《病人自主權利法》善終4步驟,不讓家人慌亂做決策

tCol 2020年07月20日

今周特刊

「自己決定」才是最好的告別!《病人自主權利法》善終4步驟,不讓家人慌亂做決策

當醫療科技愈來愈進步,法規愈來愈專精,死亡就會變得愈來愈不自然了。我們都知道,科技過度傲慢崛起,我們人類卻誤會了,以為新科技醫療就可以阻止人類死亡,殊不知「壽終正寢」,才是真正的自然死亡。

閱讀更多

阿嬤最大願望是不插管,把握機會跟家人講話 生命走向終點,你想怎麼和世界道別?

tCol 2020年07月14日

王英偉, 楊金燕

阿嬤最大願望是不插管,把握機會跟家人講話 生命走向終點,你想怎麼和世界道別?

如果有一天,生命必得走向終點,你想選擇什麼方式和世界道別?

閱讀更多

他罹癌受到悉心治療,病情好轉還能做生意!王英偉:對待病人,我們字典裡沒有放棄

tCol 2020年07月14日

王英偉, 楊金燕

他罹癌受到悉心治療,病情好轉還能做生意!王英偉:對待病人,我們字典裡沒有放棄

正值壯年的阿勝(化名),四十五歲罹患鼻咽癌,做完電療療程後轉到了心蓮病房。有個夜晚,阿勝的口鼻突然湧出大量鮮血,然而栓塞止血,必須等到白天透過放射科施行動脈攝影,找出破裂出血的血管才能進行。

閱讀更多

放手,也需要勇氣!為我們所愛的人,做最好的選擇,即使這代表他們將要離開

tCol 2020年06月12日

陳永儀

放手,也需要勇氣!為我們所愛的人,做最好的選擇,即使這代表他們將要離開

一位八十歲病患的主治醫師,要求我參加一個「家庭會議」。這是主治醫師和病人家屬會面的場合,為了彼此要在某個特定的醫療問題上達到共識或做出決定。

閱讀更多

那些死亡教我的事:在離開人世間之前,50後的人生必須更努力、更認真地活

tCol 2020年06月09日

特掃隊長

那些死亡教我的事:在離開人世間之前,50後的人生必須更努力、更認真地活

有一次前往清掃現場時,我發現自己竟將手機忘在公司裡。 當天路途中我發現自己忘了帶手機,少了經常帶在身邊、已經如身體一部分的東西,內心不僅著急,而且不安。

閱讀更多

死亡教我如何活:感受智慧的年輪,打造獨特生命價值,並留下自己的痕跡

tCol 2020年06月09日

特掃隊長

死亡教我如何活:感受智慧的年輪,打造獨特生命價值,並留下自己的痕跡

有次我前往某戶人家處理遺體,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屋子裡必定瀰漫著哀傷氣氛,然而,這戶人家卻不是如此。 一到現場,我看見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滿場飛奔嬉鬧,大人們也正和久違的親友聊得熱絡,完全沒人出面制止孩子嬉鬧,絲毫不見喪禮常見的沉重氣氛,然而,這樣我反而比較好工作。 這個案子的往生者是一位年長男性。遺容帶著笑意,看起來十分安詳,孫子們和遺孀都圍在他身旁。一個年紀約莫小五、小六的孫子,開口問了奶奶許多問題。我一面做著手邊的工作,一面靜靜聽著。

閱讀更多

屋子清空後,才感到母親真的去世了 1故事提醒:趁媽媽還在時,多跟她說話

tCol 2020年06月09日

特掃隊長

屋子清空後,才感到母親真的去世了 1故事提醒:趁媽媽還在時,多跟她說話

一樁委託工作上門。地點是一處老舊狹小的社會住宅。男性委託人已在現場等候。往生者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性,死因是常見的孤獨死,委託人是她的兒子。

閱讀更多

媽媽離世教我的事:她讓我們知道,「每一天」都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禮物

tCol 2020年06月08日

樹木希林

媽媽離世教我的事:她讓我們知道,「每一天」都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禮物

二○一八年九月一日,樹木女士住院後半個月。

閱讀更多

她長壽活到88歲,卻想安樂死終了 退休教師:不知自己到終點時,是什麼光景

tCol 2020年06月03日

黃育清

她長壽活到88歲,卻想安樂死終了 退休教師:不知自己到終點時,是什麼光景

我們心中雖有萬般不捨,但並不後悔,讓他痛快地走總比拖著要好。

閱讀更多

我和一萬多人談過死亡》郭慧娟:其實「面對死亡」,不過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

tCol 2020年06月02日

陳德愉

我和一萬多人談過死亡》郭慧娟:其實「面對死亡」,不過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

在過去的四年多以來,她在全臺灣舉辦了兩百多場的「死亡咖啡館」座談,與大家談「死亡經驗」;這個「死亡經驗」,包括面對他人的死亡,也包括自己的即將死亡。 「死亡」之前與之後,總是充滿了人一生的不堪:家庭經營失敗、事業失敗、感情失敗、財產糾紛,種種病痛苦楚……最後,他們都來到郭慧娟的「死亡咖啡館」尋找救贖。這超強的負能量每天都灌到郭慧娟的身上,可是,我看到郭慧娟,一臉笑瞇瞇地抱著自己的兩隻紅貴賓,端坐在家中小客廳裡,完全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廟土地婆。

閱讀更多

父親臨終前,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 女兒:有一種感謝,叫謝謝你把我爸爸縫得很好

tCol 2020年06月02日

陳德愉

父親臨終前,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 女兒:有一種感謝,叫謝謝你把我爸爸縫得很好

「我渴望見到爸爸,又怕看到他支離破碎的樣子。」在解剖臺上與父親重逢,是今年(二○一七)五月的事;已經過了半年了,但是一和我講起爸爸,朱美瞬間鼻子一紅,眼淚就在眶裡打轉。 父親在臨終前,就決定要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 這場大體課程,宛如朱美漫長的告別之旅,失去至親的痛楚,變成一堂堂的解剖課,一次次地讓她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種種。 我相信,當我在進行採訪時,朱美還沒有從這場告別裡離開,因為她總是一不小心,就又會掉進那個悲傷的情境裡,流起淚來。

閱讀更多

親手拔掉呼吸器,父親牙齒全掉了下來 陳時中:為何當初不讓他在家中安寧地走?

tCol 2020年05月22日

魏怡嘉, 黃子明等

親手拔掉呼吸器,父親牙齒全掉了下來 陳時中:為何當初不讓他在家中安寧地走?

「父親走的那一刻,醫院讓我親手拔掉呼吸器,一拔,父親的牙齒頓時全崩掉了下來;他身上裝滿管子留下的孔洞,我一針針地縫著,我心痛地問自己,為什麼不讓父親在家中安寧地走?至少有尊嚴多了!」 回想起父親痛苦的離世,衛福部長陳時中吐露深埋內心多年心聲,眼眶泛淚盡是滿滿不捨。

閱讀更多

母親罹乳癌挺過6次化療後,確診大腸癌末期 兒:只要媽媽不再痛,就心滿意足了

tCol 2020年05月22日

魏怡嘉, 黃子明等

母親罹乳癌挺過6次化療後,確診大腸癌末期 兒:只要媽媽不再痛,就心滿意足了

而這樣決定適時放手的生命故事,20 多年來,不斷的在安寧病房重演著⋯⋯。

閱讀更多

經歷人生起落,已看開生死 老夫妻:簽預立醫療決定書,自主善終,是留給孩子的愛

tCol 2020年05月22日

魏怡嘉, 黃子明等

經歷人生起落,已看開生死 老夫妻:簽預立醫療決定書,自主善終,是留給孩子的愛

《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花蓮洪清海、林瓊雲夫妻檔,是花蓮慈濟醫院第一批「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者。經歷人生起起落落,老夫妻倆已看開生死,開心且果斷地簽下同意書,希望為11名子女減輕壓力,更為自己爭取善終權利。

閱讀更多